《浪淘沙令》
时间: 2025-01-08 22:58: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令
作者: 陈三聘 〔宋代〕
风雨晚春天。芳兴慵悭。浅红稠绿满园间。
独有梨花三四朵,留住春寒。
年少跃金鞍。咫尺关山。
倦飞如我已知还。洒向东风千点泪,衣上重看。
白话文翻译:
在风雨交加的晚春时节,花香依旧淡薄,园中满是稠密的绿意与浅红的花朵。唯有三四朵梨花,仍在这寒冷的春天里盛放。
年轻时骑马轻快,近在咫尺的关山却让人感到疲倦,像我这样的人,早已知道归去的方向。洒落在东风中的泪水,湿透了我的衣衫,我不得不再次打量自己。
注释:
- 芳兴:花香的兴致,这里指花的芬芳。
- 慵悭:懒惰与不愿兴奋的状态。
- 浅红稠绿:形容园中花草色彩的丰富。
- 梨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脆弱。
- 年少跃金鞍:形容年轻时的洒脱与奔放。
- 咫尺关山:形容近在咫尺的艰难与阻隔。
- 洒向东风千点泪: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三聘,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婉约,常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浪淘沙令》创作于春季,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最后一丝寒意,借花香与春雨抒发对青春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浪淘沙令》是陈三聘的一首经典词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风雨晚春天"展现了一个春天即将结束的场景,伴随着风雨的到来,花香显得格外慵懒。诗人通过描写园中“浅红稠绿”的景象,映射出春天生命的繁盛与即将凋零的无奈。独有的梨花,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短暂的春光,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接下来的“年少跃金鞍”,体现了诗人对青春年少时的回忆,表达了当时的轻松与洒脱。与“咫尺关山”相对,诗人感到年轻时的无畏与现实的苦涩,仿佛一切的美好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遥不可及。最后一句“洒向东风千点泪,衣上重看”则极具情感深度,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泪水的洒落不仅是对青春的惋惜,也暗示了对生活的无尽思考。
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冲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雨晚春天:暗示春天即将结束,景色变得阴沉。
- 芳兴慵悭:春花的香气虽盛,但显得懒散无力。
- 浅红稠绿满园间:园中花草色彩丰富,生机盎然。
- 独有梨花三四朵,留住春寒:梨花稀少,象征着春天的脆弱与流逝。
- 年少跃金鞍:青春时的轻快与活力。
- 咫尺关山:近在眼前的困难与阻碍。
- 倦飞如我已知还:疲倦的归程,感叹人生的无常。
- 洒向东风千点泪,衣上重看:感情的流露,泪水打湿衣衫,反映对往事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春比作“金鞍”,形象生动。
- 拟人:春花与春寒之间的关系,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年少跃金鞍”与“倦飞如我已知还”,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表现出对生活中艰难与无奈的思考,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人生的波折与不确定性。
- 梨花:象征美好与脆弱,代表春天的转瞬即逝。
- 金鞍:象征年轻时的活力与自由。
- 泪水:象征对过去的怀念与内心的苦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芳兴慵悭”中的“慵悭”指的是: A. 活泼
B. 懒惰
C. 愉快 -
“年少跃金鞍”中的“金鞍”象征: A. 贫穷
B. 自由与活力
C. 失败 -
诗中提到的“独有梨花三四朵”主要表达: A. 春天的丰盛
B. 春天的短暂与脆弱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陈三聘与李清照:两位词人都善于表达内心情感,李清照的词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陈三聘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感悟。
粗略解读:
陈三聘的作品强调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而李清照则通过个人情感来反映社会动荡与内心的挣扎,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宋代词人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陈三聘的《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