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晚 杜耒 〔宋代〕 穫稻已空霜未落,秋风虽老雁犹迟。 丹林黄叶斜阳外,绝胜春山暮雨时。
白话文翻译: 稻谷已经收割完毕,霜还未降下;秋风虽已显老态,大雁却飞得迟缓。 红叶林和黄叶在斜阳之外,这景象远胜过春山在暮雨时的美景。
注释:
- 穫稻:收割稻谷。
- 霜未落:指霜还未降下。
- 秋风虽老:形容秋风已经显得有些凉意。
- 雁犹迟:大雁飞行缓慢,可能是因为季节的变化。
- 丹林黄叶:红色的树林和黄色的叶子。
- 斜阳外:斜阳照射的地方。
- 绝胜:远远胜过。
- 春山暮雨时:春天山中傍晚下雨时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耒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对秋天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观察到稻谷已经收割,霜还未降,秋风和大雁的景象,以及红叶和黄叶在斜阳下的美景,感叹秋天的景色远胜过春天的山中暮雨,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首句“穫稻已空霜未落”,既反映了农事的结束,又预示着季节的转换。第二句“秋风虽老雁犹迟”,用“老”字形容秋风,赋予了秋风以人的情感,而“雁犹迟”则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大雁的迁徙。后两句“丹林黄叶斜阳外,绝胜春山暮雨时”,通过对红叶、黄叶和斜阳的描绘,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诗人认为这样的景色远胜过春天的山中暮雨,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独特偏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穫稻已空”和“霜未落”描绘了秋天的农事和气候特点。
- 第二句用“秋风虽老”和“雁犹迟”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大雁的迁徙。
- 第三句和第四句通过对红叶、黄叶和斜阳的描绘,形成了一幅秋日的美景,诗人认为这样的景色远胜过春天的山中暮雨。
修辞手法:
- 拟人:用“老”字形容秋风,赋予秋风以人的情感。
- 对比:通过对比秋天的景色和春天的山中暮雨,强调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偏爱。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秋天的景色,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秋天景色的独特偏爱。
意象分析:
- 穫稻:象征着农事的结束和季节的转换。
- 霜未落:预示着季节的转换。
- 秋风虽老:赋予秋风以人的情感。
- 雁犹迟: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大雁的迁徙。
- 丹林黄叶:形成了一幅秋日的美景。
- 斜阳外:斜阳照射的地方,增添了景色的美感。
- 绝胜春山暮雨时: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偏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穫稻已空”指的是什么? A. 稻谷已经收割完毕 B. 稻谷还未成熟 C. 稻谷被虫害侵蚀 答案:A
-
诗中“秋风虽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
诗中“绝胜春山暮雨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景色的偏爱? A. 春天的山中暮雨 B. 秋天的景色 C. 冬天的景色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秋天山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耒的《秋晚》与杜甫的《秋兴八首》:两者都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但杜耒的诗更加注重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杜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杜耒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