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 其三》
时间: 2025-01-19 22:32: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咏 其三 赵蕃 〔宋代〕
妇有居冢亚,冢富亚则贫。 贫知敬尊章,富不亲补纫。 尊章爱贫妇,富妇谗生斗。 谗巧伪若真,两妇俱遭诟。 贫妇自修饬,富乃计之得。 日复斗其间,众谓贫当出。 尊章赖深慈,不纳富妇词。 贫妇亦勿疑,但瘽前所为。 才言有时辨,富妇何施面。 贫妇贫无归,尊章愿终眷。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述了两个妇人,一个住在富有的家庭,另一个则住在贫穷的家庭。贫穷的妇人知道尊敬长辈,而富有的妇人则不亲自做针线活。长辈喜欢贫穷的妇人,而富有的妇人则因为谗言而引起争斗。谗言巧妙得像是真的,两个妇人都受到了诟病。贫穷的妇人自我修养,富有的妇人则计算得失。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家认为贫穷的妇人应该离开。长辈依靠深厚的慈爱,不接受富有的妇人的话。贫穷的妇人也不应该怀疑,只是改正之前的所作所为。有时言语能够辨别真伪,富有的妇人该如何面对。贫穷的妇人无处可归,长辈愿意始终眷顾她。
注释:
- 居冢亚:住在家庭中。
- 尊章:尊敬的长辈。
- 补纫:缝补衣物。
- 谗生斗:因谗言而引起争斗。
- 诟:诟病,指责。
- 修饬:自我修养。
- 瘽:改正。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为主。这首《杂咏 其三》通过对两个妇人的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贫富差距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两个妇人的对比,展现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诗中,贫穷的妇人因为尊敬长辈和自我修养而受到长辈的喜爱,而富有的妇人则因为谗言和自私而引起争斗。诗人的用词简洁而深刻,通过对两个妇人的行为和态度的描写,传达了对善良和美德的赞扬,以及对虚伪和自私的批判。整首诗情感基调平和而深沉,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诗词解析:
-
妇有居冢亚,冢富亚则贫。
- 描述了两个妇人的居住环境,一个是富有的家庭,另一个是贫穷的家庭。
-
贫知敬尊章,富不亲补纫。
- 贫穷的妇人尊敬长辈,而富有的妇人不亲自做针线活,反映了贫富之间的行为差异。
-
尊章爱贫妇,富妇谗生斗。
- 长辈喜欢贫穷的妇人,而富有的妇人因为谗言而引起争斗,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
谗巧伪若真,两妇俱遭诟。
- 谗言巧妙得像是真的,两个妇人都受到了诟病,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和误解。
-
贫妇自修饬,富乃计之得。
- 贫穷的妇人自我修养,富有的妇人则计算得失,强调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
日复斗其间,众谓贫当出。
-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家认为贫穷的妇人应该离开,反映了社会对贫穷的偏见。
-
尊章赖深慈,不纳富妇词。
- 长辈依靠深厚的慈爱,不接受富有的妇人的话,展现了长辈的公正和慈爱。
-
贫妇亦勿疑,但瘽前所为。
- 贫穷的妇人也不应该怀疑,只是改正之前的所作所为,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
才言有时辨,富妇何施面。
- 有时言语能够辨别真伪,富有的妇人该如何面对,提出了对虚伪的质疑。
-
贫妇贫无归,尊章愿终眷。
- 贫穷的妇人无处可归,长辈愿意始终眷顾她,展现了长辈的宽容和慈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贫穷和富有妇人的对比,突出了品德的重要性。
- 拟人:将长辈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判断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扬善良和美德,批判虚伪和自私。通过对两个妇人的对比,诗人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思考,强调了个人品德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贫穷的妇人:象征着善良和美德。
- 富有的妇人:象征着虚伪和自私。
- 长辈:象征着公正和慈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两个妇人分别住在什么样的家庭? A. 一个富有,一个贫穷 B. 两个都富有 C. 两个都贫穷 D. 一个富有,一个中等
-
贫穷的妇人因为什么而受到长辈的喜爱? A. 尊敬长辈 B. 富有 C. 谗言 D. 争斗
-
富有的妇人因为什么而引起争斗? A. 尊敬长辈 B. 富有 C. 谗言 D. 争斗
-
诗中提到的“尊章”指的是什么? A. 长辈 B. 妇人 C. 家庭 D. 社会
答案:1. A 2. A 3. C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杂咏 其二》赵蕃
- 《杂咏 其四》赵蕃
诗词对比:
- 《杂咏 其三》与《杂咏 其二》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宋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