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太守出郊》

时间: 2025-01-06 09:19:59

晓装缇骑踏芳辰,江为安澜露浥尘。

棨戟前驱留住月,笙箫後备带行春。

鱼龙水面金杯满,鸾鹤山头彩笔新。

闻道将军宽礼数,不辞酩酊吐车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太守出郊

晓装缇骑踏芳辰,
江为安澜露浥尘。
棨戟前驱留住月,
笙箫後备带行春。
鱼龙水面金杯满,
鸾鹤山头彩笔新。
闻道将军宽礼数,
不辞酩酊吐车茵。

白话文翻译

清晨,装扮华丽的骑士踏上了芳香的春日,江水平静,露水湿润了尘土。前面的人骑着棨戟,仿佛留住了月光,后面有笙箫的乐声,伴着春天的到来。水面上鱼龙翻腾,金杯满溢,山头上鸾鸟和鹤舞,彩笔勾勒出新景象。听说将军礼遇宽厚,毫不在意醉酒后在车上随意畅谈。

注释

  • 缇骑:指装饰华丽的骑兵。
  • 芳辰:春天的美好时光。
  • 安澜:江水平静安宁。
  • 露浥尘:露水湿润了尘土。
  • 棨戟:古代一种兵器,象征威武。
  • 笙箫:古代乐器,代表音乐。
  • 鱼龙:形容水面上生物的活跃。
  • 金杯:象征酒的丰盈与欢庆。
  • 鸾鹤:象征祥瑞的鸟,代表美好的事物。
  • 酩酊:形容醉酒状态。
  • 车茵:车上的坐垫,隐喻轻松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反映了他的生活经历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次韵太守出郊》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不安的时期。诗人在出郊游玩时,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自然的宁静,借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出游的美丽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开头两句“晓装缇骑踏芳辰,江为安澜露浥尘”,可见春天的清晨,骑士们华丽的装扮与江水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下来的“棨戟前驱留住月,笙箫後备带行春”,则通过音乐和光影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春日游玩的欢愉气氛。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鱼龙水面金杯满,鸾鹤山头彩笔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繁荣与美丽,金杯象征着丰盛的酒宴,鸾鹤则象征着祥和的气氛,给人以一种欢乐的感受。最后两句“闻道将军宽礼数,不辞酩酊吐车茵”则体现了一种洒脱与豪放的生活态度,表现了诗人对友谊和豪饮的珍视,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装缇骑踏芳辰
    早晨华丽的骑士们踏上了春天的芳香时光,展现出春日的生机。

  2. 江为安澜露浥尘
    江面平静安宁,露水滋润了尘土,营造出一种清新怡人的氛围。

  3. 棨戟前驱留住月
    骑士们手持棨戟,仿佛是留住了月光,表现出他们的威武与气势。

  4. 笙箫後备带行春
    随行的乐器声响起,伴随着春天的到来,增添了游玩的乐趣。

  5. 鱼龙水面金杯满
    水面上鱼龙翻腾,象征着生机和活力,金杯满溢则传达了欢庆的氛围。

  6. 鸾鹤山头彩笔新
    山头的鸾鸟和鹤舞动,彩笔勾勒出新的景象,暗示着美好的未来。

  7. 闻道将军宽礼数
    听说将军对人宽厚礼遇,展现了社会中的温情和友谊。

  8. 不辞酩酊吐车茵
    不在乎醉酒后随意畅谈,这种洒脱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棨戟前驱留住月”,将骑士的威武与月光结合,增强画面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如“鱼龙水面金杯满,鸾鹤山头彩笔新”。

主题思想
整首诗意在描绘春日的美好与游玩的乐趣,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缇骑:华丽的骑士,象征着青春与活力。
  • 江水:象征着宁静与安详,表现了自然的美丽。
  • 乐器:笙箫的声音代表着春天的欢快与氛围。
  • 金杯:象征着丰盈的酒宴与欢庆的场面。
  • 鸾鹤:象征着祥瑞与美好,表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晓装缇骑踏芳辰”中的“芳辰”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时光
    • B. 秋天的落叶
    • C. 冬天的雪景
  2. “鱼龙水面金杯满”中的“金杯”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酒的丰盈
    • C. 钞票
  3. 诗中提到的“鸾鹤”象征什么?

    • A. 祥瑞与美好
    • B. 失败与痛苦
    • C. 战争与纷争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范成大的《次韵太守出郊》相比,杜甫的《春望》也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更多地反映了战乱中的忧虑与思考。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前者强调热情与活力,后者则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