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昔
铅刀曾齿莫邪铦,
游倦归欤雪满髯。
柳带受风元不结,
荷盘承露竟无黏。
逢场鼓笛如灰冷,
送老齑盐似蜜甜。
留得本来真面目,
行藏何假问龟占。
白话文翻译:
回忆往昔,曾用铅刀与莫邪剑,
如今游荡疲倦,满头白发如雪。
柳条在风中摇曳,却无缘结成新芽,
荷叶上承接露水,竟然毫无粘连。
在聚会中听鼓笛声,感觉冷如灰烬,
送别时吃的咸菜,竟比蜜还要甜。
只愿留住本来的真面目,
行藏之事何必假借龟卦。
注释:
- 铅刀:一种刀具,象征着曾经的英勇与锐利。
- 莫邪铦:莫邪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名剑,象征着剑术与勇气。
- 游倦:游历疲惫,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失落。
- 柳带:指柳树的枝条,象征柔弱与脆弱。
- 荷盘承露:荷叶上承接露水,象征美好而易逝的事物。
- 逢场鼓笛:指在聚会中听到的乐器声,表示欢愉却又感到无趣。
- 送老齑盐:送别时吃的咸菜,象征着生活的平淡与辛酸。
- 本来真面目:指真实的自我,反映出对真诚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淹,号石湖,浙江余姚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作品多表现乡村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忆昔》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人生经历的思考,表达了对真我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忆昔》是范成大对往昔岁月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开篇用“铅刀曾齿莫邪铦”引入,瞬间勾勒出一幅英勇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年轻时的激情与勇敢。而接下来的“游倦归欤雪满髯”,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作者以白发作为象征,传达出游历带来的疲惫和对青春逝去的惋惜。
诗中“柳带受风元不结”和“荷盘承露竟无黏”两句,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象,同时暗喻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尤其是“荷盘承露”,既体现了自然的美丽,又流露出一种易逝的悲哀,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逢场鼓笛如灰冷,送老齑盐似蜜甜”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乐声虽美,却让人感到冷淡,咸菜虽苦,却似乎能带来甜蜜的回忆,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接受。
最后两句“留得本来真面目,行藏何假问龟占”则是整首诗的升华,强调了对真我的追寻与内心的坚定。作者不再迷恋于外在的虚幻,而是渴望真实的自我,展示了其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铅刀曾齿莫邪铦:回忆过去的勇敢与经历,象征着年轻时的锐利与无畏。
- 游倦归欤雪满髯:表达了如今的疲惫与白发,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
- 柳带受风元不结:描绘柳树的柔弱,暗示人生的脆弱与无常。
- 荷盘承露竟无黏:荷叶上的露水象征着美好而易逝,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逢场鼓笛如灰冷:聚会的乐声令人感到冷淡,表现出对生活的失落感。
- 送老齑盐似蜜甜:简单的食物中却蕴含着生活的真谛,反映出对平淡生活的接受。
- 留得本来真面目:强调对真实自我的追求,不愿被外物所迷惑。
- 行藏何假问龟占:质疑通过占卜来寻找人生方向,主张自我真实的内心更为重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雪满髯”比喻了白发,生动形象。
- 对仗:如“逢场鼓笛如灰冷,送老齑盐似蜜甜”,对比鲜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柳、荷、鼓笛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回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启示人们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真实。
意象分析:
- 铅刀与莫邪:象征勇气与力量,代表着年轻时的追求与奋斗。
- 雪满髯: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反映出对老去的无奈。
- 柳带与荷盘:自然的意象传达了脆弱与易逝之美,体现出对生命的感悟。
- 鼓笛与齑盐:生活中的对比,呈现出平淡与真实的生活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铅刀曾齿莫邪铦”中“莫邪”指的是: A. 一种刀具
B. 一把名剑
C. 一位诗人
D. 一种乐器 -
诗中“游倦归欤雪满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望
C. 对生活的满意
D. 对年轻的渴望 -
“留得本来真面目”中“真面目”指的是: A. 外表的美丽
B. 内心的真实
C. 生活的真相
D. 诗人的身份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忆昔》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范成大更注重对往昔的回忆与内心的真实,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情与对酒的豪放。两者在情感表现上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