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江西》
时间: 2025-01-04 08:52: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许君马老共一邦,西山断处流蜀江。
谁令十载重渡泷,滩头旧寺晨钟撞。
乱流赤脚记淙淙,道俗自谓丹霞庞。
便令筑室修畦矼,往还二老筇一双。
白话文翻译
我许你与马老一起共居一地,西山断崖处蜀江奔流不息。
是谁让我们十年重来渡过泸水,滩头的旧寺晨钟声响起。
乱流中赤脚走过,记得那淙淙流水,乡人自称那是丹霞的壮丽。
就算让我在这里建屋修菜畦,出入之间还可与二老共享这双筇竹杖。
注释
- 许君:我许你(给予你)。
- 马老:指马相如,诗中可能用作代称。
- 断处:断崖的地方。
- 流蜀江:蜀江流淌,描绘了山水之美。
- 十载:十年。
- 重渡泷:再次渡过泸水。
- 滩头旧寺:滩边的古老寺庙。
- 晨钟撞:早晨的钟声响起。
- 乱流赤脚:在湍急的水流中赤脚行走。
- 淙淙:形容水流声。
- 道俗:乡间的俗人。
- 丹霞庞:形容山水的壮丽。
- 筑室修畦:建房子,开垦田地。
- 往还:来来往往。
- 二老筇一双:与两位老人共享这双竹杖。
典故解析
- 泸水:泸水为长江的一条支流,流经四川,古代文人常以此作景抒情。
- 晨钟:古代寺庙常在清晨敲钟,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传达宁静的氛围。
- 丹霞:在中国文化中,丹霞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山水景观,象征着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在诗词、散文方面造诣颇深,作品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辙晚年,表达了他对友人和自然的怀念。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共享自然美景的愿望,反映了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在《次韵子瞻江西》这首诗中,苏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他对故乡及友人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诗人以“许君马老共一邦”引入,显示出与友人共居的愿望,带有一种亲切感。接着,诗人描绘西山与蜀江的景致,生动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流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谁令十载重渡泷”一语,不仅是对时间的感慨,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这种对过往的追忆与思考,使诗歌充满了哲理的深度。“滩头旧寺晨钟撞”,则引发读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钟声的余韵仿佛在呼唤着人们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诗的后半部分,苏辙提到“乱流赤脚记淙淙”,展现了他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赤脚行走于水流之间,象征着一种对自然的亲近与融入。同时,诗人以“道俗自谓丹霞庞”来描绘乡间人对自然的称赞,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最后,“便令筑室修畦矼,往还二老筇一双”展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老友的深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苏辙对自然、对友谊以及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许君马老共一邦:我愿意与你和马老一起生活在这一方水土。
- 西山断处流蜀江:在西山断崖的地方,蜀江奔流而过。
- 谁令十载重渡泷:是谁让我们在十年后又一次渡过泸水?
- 滩头旧寺晨钟撞:在滩头的古寺,晨钟声响起。
- 乱流赤脚记淙淙:我在湍急的水流中赤脚行走,记得那淙淙的流水声。
- 道俗自谓丹霞庞:乡间的人们称赞这壮丽的丹霞。
- 便令筑室修畦矼:让我在这里建房子,开垦田地。
- 往还二老筇一双:来来往往之间与两位老人共享这双竹杖。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筑室”“修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乡人的称赞比作自然的壮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拟人:晨钟“撞”响,赋予钟声以情感,使得自然的声音充满人情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友情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反映了对故乡的怀念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山:象征坚固与永恒,代表自然的雄伟。
- 蜀江:流动的水,象征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常。
- 晨钟:象征新的开始与宁静的生活。
- 丹霞:代表美丽的自然景观,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辙的字是: A. 子瞻
B. 子美
C. 子云 -
诗中提到的“滩头旧寺”是用来表现: A. 自然之美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乱流赤脚记淙淙”中的“淙淙”指的是: A. 鸟鸣
B. 水流声
C. 锣声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苏辙《次韵子瞻江西》 vs. 杜甫《登高》
- 主题:两首诗均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的思考,但苏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杜甫则更多表现了对时局的感叹。
- 风格:苏辙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杜甫的诗则更为沉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苏轼与苏辙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