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桥
作者: 苏辙
六月长桥断不收,
朱栏初喜映春流。
虹腰宛转三百尺,
鲸背参差十五舟。
入市樵苏看络绎,
归家盐酪免迟留。
病夫最与民同喜,
卯酉匆匆无复忧。
白话文翻译:
在六月的长桥上,水流不断地向前冲去,朱红色的栏杆映照着春天的流水,令人欢喜。桥的弯腰部分高高低低有三百尺,像是鲸鱼的背部,参差不齐地停着十五只船。进入市集,樵夫和苏子们看着人来人往,回家的时候,带着盐和酪,免去了耽搁的麻烦。生病的人最能与百姓同乐,在卯时和酉时匆匆忙忙中不再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桥:指的是长久的桥梁。
- 朱栏:红色的栏杆。
- 虹腰:形容桥的形状像虹一样弯曲。
- 鲸背:比喻桥的高低起伏。
- 樵苏:指砍柴的人和苏子(可能是指苏辙自己),即劳动者。
- 盐酪:盐和酪(酪是制成奶制品的一种)。
- 卯酉:古代时辰,卯时是5-7点,酉时是17-19点。
典故解析:
- 虹:常用作比喻美丽的事物,桥的形状像虹,寓意优美。
- 鲸:象征庞大与壮丽,形容桥的雄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涧溪,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词风格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关注民生。
创作背景: 《新桥》写于北宋时期,社会经历了多次变革,民生困苦,但诗中透出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六月的长桥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色与人们的生活场景,诗人以桥为中心,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头两句描绘了长桥的景象,水流奔腾,朱栏映春,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接下来的三句中,诗人以虹的弯曲和鲸的背部来比拟桥的形态,展现了桥的壮观与优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最后几句则转向人们的生活,樵夫的忙碌、回家的畅快,表现出一种生活的欢乐与简单的幸福。全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民生的关注,尤其是“病夫最与民同喜”的句子,展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共同面对的乐观态度,令人倍感亲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月长桥断不收:桥上的水流不断,象征着生生不息。
- 朱栏初喜映春流:鲜艳的朱栏杆映照着春天的流水,寓意春天的生机。
- 虹腰宛转三百尺:桥的形状如同弯曲的彩虹,壮丽而高大。
- 鲸背参差十五舟:舟船参差不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上的繁忙景象。
- 入市樵苏看络绎:樵夫们进入市集,体现了生活的忙碌。
- 归家盐酪免迟留:带着盐和酪回家,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便捷。
- 病夫最与民同喜:即使生病的人也与民众一同感到快乐,强调了团结与共鸣。
- 卯酉匆匆无复忧:在日常的繁忙中,时间匆匆流逝,生活的忧愁似乎也随之消散。
修辞手法:
- 比喻:虹腰和鲸背的比喻使诗的意象更加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民众生活的关注,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桥:象征连接与通行,隐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 朱栏:代表美丽与生机。
- 虹与鲸:象征壮观的自然景象,寓意诗人的高远理想。
- 樵夫、盐酪:反映平民的生活状态,寓意劳动的快乐与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朱栏”指的是什么颜色的栏杆?
- A. 绿色
- B. 红色
- C. 蓝色
- D. 黄色
-
诗人用什么比喻来形容桥的形状?
- A. 彩虹
- B. 树木
- C. 鱼身
- D. 山峰
-
最后两句提到的“卯酉”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早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夜晚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相思》
诗词对比: 苏辙的《新桥》与杜甫的《春望》在描绘春天的生机和民生的关切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诗中多了一份忧国忧民的沉重,苏辙则显得更为轻松和乐观。两者的表达方式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苏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