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簪菊
曹雪芹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忙碌的日常中折菊花的情景,并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世俗的不屑。诗中提到长安的公子因花而沉迷,彭泽的先生因酒而狂热。作者用短发沾露水,披葛巾沾染秋霜,表现出一种不拘小节的高洁情怀,然而这份高尚却无法被世人看重,最后只能在路旁无奈地笑对。
注释:
- 簪菊:指用菊花作簪子,象征高洁的品味。
- 瓶供:指在瓶中供养,表示对花的珍视。
- 长安公子:指在长安的贵族子弟,以花为乐。
- 彭泽先生:指东晋的陶渊明,因酒而狂,强调了诗人对酒的态度。
- 短鬓:指短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洒脱。
- 葛巾:古时的一种头巾,象征清高。
- 高情:指高尚的情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年-1763年),清代著名作家,因创作《红楼梦》而闻名于世。其作品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家庭与人生悲剧,展现了其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簪菊》是在曹雪芹生活困顿之际所作,诗中蕴含了他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他对世俗的蔑视和对高洁情操的向往。
诗歌鉴赏:
《簪菊》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开头几句对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折菊之忙碌,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然而,随之而来的“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调侃和批判,长安公子的沉迷与彭泽先生的狂饮,都是社会风气的缩影,反映了人们在追求享乐中的迷失。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则通过短发和葛巾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清高不屑的态度,虽身处世俗,却心向自然,体现出一种独立而高洁的精神。结尾一句“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屑与自我肯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瓶供篱栽日日忙:诗人每日忙于在篱笆旁栽种菊花,表现出对花的热爱和精心照顾。
- 折来休认镜中妆:折下的菊花不应只看作镜中妆饰,暗示作者追求更深层次的美。
- 长安公子因花癖:长安的公子因花而迷恋,折射出世人的浮华与追求。
- 彭泽先生是酒狂:以陶渊明为例,说明不同的人对生活的不同追求。
- 短鬓冷沾三径露:描绘诗人形象,短发沾露,表现出一种洒脱。
- 葛巾香染九秋霜:葛巾的香气与秋霜相结合,暗示诗人的高洁与品味。
- 高情不入时人眼:高洁的情操难以被世人理解与欣赏。
- 拍手凭他笑路旁:最终只能在一旁无奈地笑对世俗的冷眼。
修辞手法:
- 比喻:“镜中妆”比喻对美的追求,强调了表面与内心的差异。
- 对仗: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洁情操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思,揭示了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与独立,代表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酒:象征享乐与狂欢,反映了世俗的沉迷。
- 葛巾:清高的象征,显示出诗人的洒脱与不拘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簪菊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曹雪芹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长安公子”因为什么而迷恋?
- A. 酒
- B. 花
- C. 书
-
“高情不入时人眼”中“高情”指的是什么?
- A. 酒
- B. 友谊
- C. 高洁的情操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部分。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追求的是豪放与洒脱,而曹雪芹则更注重于内心的高洁与对世俗的批判。
参考资料:
- 《红楼梦》:曹雪芹的代表作,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各个层面。
- 《清诗三百首》:收录了清代诗词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