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令》
时间: 2025-01-19 21:53: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英粉淡,柳梢金软,兰芽依旧。见万家灯火明如昼。正人月圆时候。挨香傍玉偷携手。尽轻衫寒透。听一声画角催残漏。惜归去频回首。
白话文翻译:
梅花的花蕾是淡粉色的,柳树的枝条轻柔如金,而兰花的芽依然如故。看到万家灯火明亮得如同白昼,正值人们团圆的时刻。暗中与爱人携手,身旁是香气四溢的美玉,轻薄的衣衫让人感觉微寒。听见一声画角声催促着时间流逝,不禁频频回头,依依不舍地想要离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梅英:梅花的花蕾。
- 柳梢:柳树的枝头。
- 兰芽:兰花的嫩芽。
- 灯火:指家家户户的灯光。
- 画角:一种乐器,常用于夜晚的催促。
典故解析:
- “正人月圆时候”:指的是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时刻。
- “香傍玉”:传达出一种美好的人与物的结合,表现出爱情的甜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其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探春令》创作于宋代的春季,正值春暖花开之时,诗人以春天的生机与团圆的美好情景为背景,反映了人们在春日中共享美好时光的心情。
诗歌鉴赏:
《探春令》以春天的景色为起点,描绘了梅花、柳树和兰花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柔和的氛围。诗中“万家灯火明如昼”的描写,将夜晚的宁静与温暖的家庭氛围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人们在这个团圆时刻的幸福感。诗人在这一美好时刻中,暗自与心爱的人携手相伴,虽然寒冷的轻衫让人感到微寒,但这丝寒意也恰恰衬托出那份温情。
“听一声画角催残漏”,一声乐器的催促打破了宁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对此的依依不舍,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清新的意象描绘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间温情,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英粉淡”:梅花的花蕾色泽柔和,给人以温柔的感觉。
- “柳梢金软”:柳树的枝条轻盈柔软,象征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 “兰芽依旧”:兰花的芽依然如故,表现出一种恒久和不变的美。
- “见万家灯火明如昼”:夜晚的灯光明亮如白昼,暗喻家庭的温暖与团圆。
- “正人月圆时候”:正值团圆的时刻,情感的高潮。
- “挨香傍玉偷携手”:暗中与爱人携手,富有情趣,传达出爱情的美好。
- “尽轻衫寒透”:轻薄的衣衫透寒,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温暖。
- “听一声画角催残漏”:乐器的声音催促时间流逝,增添了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 “惜归去频回首”:对离别的眷恋,流露出不舍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灯火比作白昼,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温暖的氛围。
- 拟人:通过“催残漏”表现时间的无情,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诗句中用词对称,增添了韵律感,提升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人间的温情,描绘了团圆的美好时刻,流露出对爱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象征坚韧与纯洁。
- 柳:象征柔美与春天的生机。
- 兰:象征高雅与持久的爱。
- 灯火:象征温暖与家庭的团圆。
- 画角: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中描绘的春天的植物有哪些?
A. 梅、柳、兰
B. 桃、杏、李
C. 菊、桂、荷 -
“万家灯火明如昼”中的“灯火”指的是什么?
A. 烛光
B. 家庭的灯光
C. 星星 -
诗中提到的“画角”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鸟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人间的情感,但侧重于女性的细腻与柔情。
- 苏轼的《水调歌头》:也是描绘团圆的主题,但更注重哲理与人生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杨无咎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