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忆旧》

时间: 2024-09-19 20:48:37

桃花春水湘江渡。

纵一艇、迢迢去。

落日赪光摇远浦。

风中飞絮,云边归雁。

尽指天涯路。

故人知我年华暮。

唱彻灞陵回首句。

花落风狂春不住。

如今更老,佳期逾杳。

谁倩啼鹃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 忆旧
桃花春水湘江渡。
纵一艇迢迢去。
落日赪光摇远浦。
风中飞絮,云边归雁。
尽指天涯路。
故人知我年华暮。
唱彻灞陵回首句。
花落风狂春不住。
如今更老,佳期逾杳。
谁倩啼鹃诉。

白话文翻译:

在桃花盛开的春天,湘江的水面如镜。
我乘船缓缓而行,远去的身影渐行渐远。
落日的余晖洒在遥远的江边,
风中飞舞的柳絮,云端归来的大雁,
指向那遥远的天涯路。
老朋友知道我的年华已渐暮,
唱着那首在灞陵回首的曲子。
花瓣在狂风中凋零,春天似乎不再停留。
如今我已年老,佳期却更加渺茫。
谁来为我诉说那啼叫的杜鹃?

注释:

  • 桃花春水:春天桃花盛开的水面,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湘江:指湘江,流经湖南,景色优美,常被文人所吟咏。
  • 纵一艇迢迢去:形容乘船远行,意境悠远。
  • 落日赪光:落日时分的红色光辉,表现出夕阳的美丽和孤独。
  • 飞絮:指春天的柳絮,象征着离别与无常。
  • 归雁:指秋天归来的大雁,象征着思乡与归属。
  • 灞陵:灞陵是一个地名,古时常作为游览之地,寓意回忆与情感。

典故解析:

“灞陵”出自古典诗词,常被用来指代思念故人或旧地重游的情怀。诗中提到的归雁,也常是古诗中用以表达思乡之情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夫之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诗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作品常反映对人生、历史的思考。他的诗风典雅、沉稳,常带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青玉案 忆旧》创作于王夫之年迈之际,生平的经历与对故人的思念交融在一起,形成了诗中浓厚的怀旧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桃花和湘江的景象,营造出了一种温柔而又悲伤的氛围。诗人用“桃花春水”开头,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变幻。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的情感逐渐加深,尤其是在“故人知我年华暮”一句中,深刻体现了对往日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落日的余晖、飞舞的柳絮、归来的大雁,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共同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尤其是“如今更老,佳期逾杳”,表现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渺茫感。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化了对人事无常的感悟,展现了王夫之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桃花春水湘江渡:描绘春天的美景,营造氛围。
  2. 纵一艇迢迢去:表现出诗人远行的孤单感。
  3. 落日赪光摇远浦:夕阳余晖的美丽与孤独。
  4. 风中飞絮,云边归雁:自然中的离别感与思乡情。
  5. 尽指天涯路:暗示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
  6. 故人知我年华暮:对故人的思念以及时间流逝的感叹。
  7. 唱彻灞陵回首句:怀念旧友与往日的时光。
  8. 花落风狂春不住:春天的短暂与美好即将逝去。
  9. 如今更老,佳期逾杳:年岁已高,重聚的希望渺茫。
  10. 谁倩啼鹃诉:渴望倾诉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把春水比作桃花,形象生动。
  • 对仗:如“风中飞絮,云边归雁”,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情感,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未来的迷茫感。诗人用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青春的短暂。
  • 湘江:代表自然的宁静与辽阔。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飞絮:象征离别与无常。
  • 归雁:象征思乡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桃花春水湘江渡”中的“桃花”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春天的美好
    • C. 友情
  2. 诗中提到的“佳期逾杳”是什么意思?

    • A. 好日子变得遥不可及
    • B. 年龄越来越小
    • C. 春天即将到来
  3. 诗人用什么意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A. 飞絮
    • B. 飞雁
    • C. 桃花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夫之的《青玉案 忆旧》相比,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但更侧重于豪情与纵情饮酒的态度,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夫之诗集》
  • 《明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