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幽期》
时间: 2024-09-19 20:48: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 幽期
作者: 沈谦 〔明代〕
望中渺渺相思路。便咫尺难来去。
幽梦虽轻吹不度。画堂南畔,玉栊西面,
谁是无人处。隔墙花暝春风暮。
青鸟仙书无一句。总是伊家真个许。
晚云笼罩,重门深闭,又下黄昏雨。
白话文翻译:
在我眼前,思念的道路模糊渺茫,
即使是近在咫尺,却也难以相见。
轻盈的幽梦虽然缥缈,却无法传递情意。
在画堂南侧,玉栊的西面,
那里似乎无人可寻。
隔着墙壁,花朵在春风中暗淡凋零。
青鸟传书无一句,
这都是真正的诺言,只有她能承受。
晚云笼罩,重门深闭,
黄昏时又下起了雨。
注释:
- 渺渺:形容模糊不清,遥远的样子。
-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但实际上却难以相见。
- 幽梦:指宁静而缥缈的梦境,暗含思念之情。
- 玉栊:指精美的窗户或门扇,常用来比喻佳人的居所。
- 青鸟:传说中的神鸟,常用作信使,代表书信的传递。
- 重门深闭:比喻闭锁的心扉或拒绝相见的状态。
- 黄昏雨:黄昏时分的细雨,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谦,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作品以清新细腻著称,常涉及爱情和思念之情。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沈谦思念爱人的时候,正值春季,春风带来花香,却也让他更加感到思念的苦楚。诗中描绘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青玉案 幽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思绪,展现了一个人在思念中的孤独与渴望。开篇通过“望中渺渺相思路”,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模糊的思念使得即使近在咫尺也显得遥不可及。这种矛盾的感受贯穿全诗,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幽梦虽轻吹不度”,轻盈的梦境无法抵达心中对爱人的思念,反而显得更加无力。画堂与玉栊的描写不仅仅是空间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诗人把思念与环境紧密结合,使得每一个意象都充满了情感的厚度。而“青鸟仙书无一句”则暗示了情感的单向性,虽然渴望传递,但却找不到合适的媒介。
最后的“晚云笼罩,重门深闭”,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苦涩,黄昏的雨水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浸润了整首诗的氛围。整首诗通过意象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刻流露,展现了一个人在思念中的孤独与无法满足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中渺渺相思路:眼前的思念之路模糊不清,表达了思念的深远和难以捉摸。
- 便咫尺难来去:即便距离非常近,心灵的隔阂却让相见变得遥不可及。
- 幽梦虽轻吹不度:轻柔的梦境无法传递真实的情感,暗示思念的无奈。
- 画堂南畔,玉栊西面,谁是无人处:描绘思念的环境,隐喻对爱人的渴望与寻找。
- 隔墙花暝春风暮:花朵在春风中凋零,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却也映衬出孤独。
- 青鸟仙书无一句:青鸟无法传递情感的书信,暗示情感的单向。
- 总是伊家真个许:尽管如此,诗人心中仍相信那份真实的情感。
- 晚云笼罩,重门深闭,又下黄昏雨:描绘出夜幕降临时的孤寂,雨水象征着情感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青鸟”比喻书信,增强情感的传递意象。
- 拟人:将“幽梦”赋予了轻盈的特性,增强了梦的缥缈感。
- 对仗:如“画堂南畔,玉栊西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思念与孤独,表现出对爱的渴望以及在现实中无法相见的无奈。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情感流露,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部环境紧密结合,形成深刻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鸟:象征信使与希望,代表对爱人的思念。
- 玉栊:美好的居所,象征着爱的归属。
- 黄昏雨:象征孤独与凄凉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伤感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鸟”象征什么? A. 神鸟
B. 书信的传递
C. 美好的回忆
D. 仙人 -
“隔墙花暝春风暮”这句中,春风的作用是什么? A. 增添温暖
B. 带来凋零的暗示
C. 使人快乐
D. 传递思念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思念与孤独
C. 自然景色
D. 生活琐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贺铸《天净沙·秋思》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思念之情,但更为直白与细腻,情感更加个人化。
- 贺铸《天净沙·秋思》:通过秋天的景色表达离愁,更加侧重于自然与心情的结合,意象相似但情感基调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沈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