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时间: 2024-09-19 20:48: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
左锡璇 〔清代〕
湘帘不捲金钩控。灯焰小,兰膏冻。
指冷玉笙闲不弄。罗帏深掩,绣衾低覆,漠漠轻寒送。
春愁压得眉尖重。抛不下,情千种。
欲饮香醪谁与共。小栏花影,纸窗明月,夜夜曾同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愁苦的夜晚。湘帘没有卷起,金钩灯火微弱,兰膏已然冷冻。手指冰冷,玉笙无人吹奏,罗帐深深掩盖,绣被轻轻覆盖,淡淡的寒意悄然袭来。春天的忧愁压得我眉头沉重,无法释怀的情感千种万种。想要共饮香醪,却无人与我相伴。小栏杆下花影摇曳,纸窗外明月高悬,夜夜我曾与你同梦。
注释:
- 湘帘:指湘江的帘子,借指窗帘。
- 金钩控:形容灯火微弱,金钩似的灯光闪烁。
- 兰膏:兰花的香膏,这里暗指美好的事物已冷。
- 玉笙:一种乐器,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罗帏:轻薄的帷幕,象征隔离和幽闭的空间。
- 绣衾:绣花的被子,营造温暖的意象。
- 香醪:香醇的酒,象征欢愉的饮品。
- 花影:花的影子,增添了夜晚的幽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左锡璇,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封建社会的晚期,诗人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反映了社会对个体感情的压抑。
诗歌鉴赏:
《青玉案》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女子在夜深人静时的心境。开篇通过“湘帘不捲”,展现了一种封闭的氛围,暗示着她内心的孤寂。接着,灯光微弱,寒意萦绕,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诗中反复强调“抛不下,情千种”,显示出她对爱情的执念与无奈,情感的复杂交织。最后,诗人以“夜夜曾同梦”结尾,留给读者一种浓厚的思恋之情,寓意着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挣扎与追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湘帘不捲金钩控:描绘了夜晚窗帘未卷起,灯光昏暗,隐喻内心的孤独。
- 灯焰小,兰膏冻:灯火微弱,兰膏冷却,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
- 指冷玉笙闲不弄:手指冰凉,乐器无人吹奏,表现情感的沉寂。
- 罗帏深掩,绣衾低覆:细致的描写夜晚的氛围,突显内心的封闭。
- 春愁压得眉尖重:春天的忧愁让人感到沉重,情感的压抑感。
- 抛不下,情千种:各种情感交织,无法释怀,表现复杂的内心状态。
- 欲饮香醪谁与共:渴望与人同饮,却无伴侣,表现孤独感。
- 小栏花影,纸窗明月:夜晚的景象,梦境与现实交织,蕴含思念之情。
- 夜夜曾同梦:回忆与爱人的梦境,体现对过去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笙”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拟人:春愁“压得眉尖重”,赋予了情感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的对称上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性。
-
主题思想:通过对孤独与思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反映了个体在情感世界中的挣扎与追寻。
意象分析:
- 湘帘:象征隔离与隐秘,暗示内心的孤独。
- 灯焰:象征生活的微弱希望与光明,表现出对温暖的渴望。
- 兰膏:美好事物的象征,暗示爱情的冷却。
- 玉笙:象征情感的表达与沟通。
- 明月:象征永恒与思念,反映出对过去的怀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湘帘不捲金钩控”中的“金钩”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灯光
C. 窗帘 -
诗中提到的“抛不下,情千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思念
C. 忧愁 -
“夜夜曾同梦”中的“梦”暗示了什么?
A. 现实的希望
B. 对过去的怀恋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的情感与思念。
诗词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与左锡璇的《青玉案》都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与思念中的孤独与无奈,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直接,情感更为浓烈,而左锡璇的作品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氛围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左锡璇与清代女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