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归》

时间: 2025-01-04 06:28:25

亲老难为住,恩深许放归。

北行湘水阔,南望瘴烟微。

兵卫收门戟,征尘上客衣。

遥知六七月,喜气满庭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罢归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亲老难为住,恩深许放归。
北行湘水阔,南望瘴烟微。
兵卫收门戟,征尘上客衣。
遥知六七月,喜气满庭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诗人感到年迈的父母难以独自生活,因此深感不忍,但内心的恩情又促使他选择返回故乡。北边是宽阔的湘水,南边遥望着轻微的瘴气,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军队已收起武器,征战的尘埃落在了外来的客衣上,诗人意识到自己即将回归。最后,诗人预感到六七月的时节,家中将充满喜气,这种对团聚的期待让他感到欣慰。

注释

  • 亲老:年迈的父母。
  • 恩深:深厚的情义。
  • 北行湘水阔:北方的湘水宽广,暗指远离故乡。
  • 南望瘴烟微:南方隐约可见瘴气,表示环境的恶劣。
  • 兵卫收门戟:军队收回武器,象征战争结束。
  • 征尘:指征战带来的尘埃,象征外出作战的经历。
  • 庭闱:指家中,寓意家庭的温暖和团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惟恭,号云篱,南宋时期的词人,曾任职于地方,后因政治风波被迫辞职。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对故乡和亲情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战乱时期,诗人经历了动荡的生活,常常离开故乡,归乡的渴望愈发强烈。诗中流露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安定生活的期盼。

诗歌鉴赏

《罢归》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归乡的向往和对亲人的关心。开头两句“亲老难为住,恩深许放归”直接揭示了诗人面临的两难境地,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又不能忘记对家庭的责任。接下来的描写“北行湘水阔,南望瘴烟微”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湘水的辽阔与瘴烟的轻微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情感与现实环境的对立。随着“兵卫收门戟,征尘上客衣”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结束的感慨,以及外出经历的沉重负担。而最后一句“遥知六七月,喜气满庭闱”则是对未来团聚的美好憧憬,给整首诗带来了温暖的情感色彩。整首诗在叙述中流露出深厚的亲情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亲老难为住:年迈的父母难以独自生活,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挂。
    2. 恩深许放归:深厚的情义促使诗人决定归乡。
    3. 北行湘水阔:北方的湘水宽广,暗示离乡之远。
    4. 南望瘴烟微:南方隐约可见瘴气,描述环境的艰难。
    5. 兵卫收门戟:军队结束了战斗,象征着和平。
    6. 征尘上客衣:征战的痕迹留在外来的客衣上,表达了经历的沉重。
    7. 遥知六七月:预感到未来的时节即将到来。
    8. 喜气满庭闱:期待家庭团聚的欢乐,给人以温暖。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北行湘水阔,南望瘴烟微”,上下句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湘水象征故乡,瘴烟象征现实的困境。
    • 情感对比:通过对亲情的深切描绘与外部环境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归乡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眷恋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展现了深厚的亲情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意象分析

  • 亲老:象征亲情与责任。
  • 湘水:象征故乡与思念。
  • 瘴烟:象征现实困境与艰辛。
  • 兵卫:象征战争与动荡。
  • 喜气:象征团聚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水”指的是哪个方向?

    • A. 东边
    • B. 南边
    • C. 北边
    • D. 西边
  2. “兵卫收门戟”是什么意思?

    • A. 战斗结束
    • B. 门被关闭
    • C. 武器被丢弃
    • D. 士兵归家
  3. 诗人对亲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冷漠
    • B. 关切
    • C. 不满
    • D. 忘记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展现对亲人的关切。

诗词对比

  • 张孝祥的《罢归》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罢归》更多地体现了对亲情的责任与深切关怀,而《静夜思》则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张孝祥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