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瀛桥为曹公会赋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从此上瀛洲,虹蜺晚未收。
济川谁作楫,浮海不乘桴。
弱水三万里,五城十二楼。
读书群玉府,风袂揖丹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从这里出发可以到达瀛洲,晚霞中的彩虹似乎还未完全消散。谁来划船渡过这条河流呢?在广阔的海面上我又无法乘坐船只。弱水绵延三万里,五座城池和十二座楼阁矗立其中。读书的地方如同群玉之府,微风轻拂,仿佛在向丹丘致意。
注释:
-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虹蜺:指彩虹,通常象征美丽的景象,但这里似乎指晚霞。
- 济川:渡河,指过河的动作。
- 浮海:在大海上漂浮,隐喻无所依靠。
- 弱水:古代传说中的水,形容水流之宽广。
- 五城十二楼:描绘理想化的城市景象,象征繁华。
- 群玉府:象征读书的地方,意指文化的殿堂。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瀛洲”这个典故,出自《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代表着长生不老、超凡脱俗的境界。“虹蜺”也常作为美好景象的象征,寓意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季风,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词人,崇尚豪放,兼具细腻的风格。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理想中的美好境地,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瀛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追求。开篇以“从此上瀛洲”引入,点明了理想的起点,而后“虹蜺晚未收”则给人以希望的美感,尽管现实中“济川谁作楫,浮海不乘桴”的困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从此上瀛洲:表明出发点,象征理想的起点。
- 虹蜺晚未收:晚霞中的彩虹,象征美好的期待。
- 济川谁作楫:质疑谁来帮助渡过困境,反映出孤独无助。
- 浮海不乘桴:虽然想漂泊,但却没有船只,象征无奈。
- 弱水三万里:以“弱水”作为形象,描绘广阔的理想。
- 五城十二楼:描述理想中的繁华世界,渴望。
- 读书群玉府:文化氛围浓厚,象征理想中的知识殿堂。
- 风袂揖丹丘:微风拂面,轻盈如舞,期盼与理想的悠然相拥。
-
修辞手法:使用比喻(如“弱水”)、对仗(如“五城十二楼”)等手法,增强诗歌的意象与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情感深邃而复杂。
意象分析:
- 瀛洲:象征理想和美好。
- 虹蜺:象征美丽和希望。
- 弱水:象征宽广而无尽的理想追求。
- 五城十二楼:代表繁华与理想的城市生活。
- 群玉府:象征文化与知识的殿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关于“瀛洲”的描述,下列哪项最符合其含义? A. 现实的城市
B. 理想的仙境
C. 遥远的海洋
D. 繁华的市场 -
“虹蜺晚未收”中的“虹蜺”指的是什么? A. 彩虹
B. 云彩
C. 星星
D. 霞光 -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 A. 对现实的无奈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勃的《滕王阁序》
诗词对比:
- 张孝祥的《登瀛桥为曹公会赋》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达了对理想和美好境界的追求,但张孝祥更强调现实的困境,而李白则更为豪放,充满激情。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