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都游寓》
时间: 2024-12-29 20:23: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洛都游寓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东风日已和,元化亮无私。
草木同时植,生条有高卑。
罢官守园庐,岂不怀渴饥。
穷通非所干,跼促当何为。
佳辰幸可游,亲友亦相追。
朝从华林宴,暮返东城期。
掇英出兰皋,玩月步川坻。
轩冕诚可慕,所忧在絷维。
白话文翻译:
东风已经温暖,万物复苏显得公平无私。
草木在同一时节生长,高低各有差异。
我辞去官职守住自己的园庐,难道不想念那饥渴的生活吗?
贫穷和富贵并不是我所关心的,身处困境又该怎么办呢?
幸好在这美好的时光可以游玩,亲友也都相约而来。
早上在华林宴会上,晚上又回到东城的约定。
我采摘花英从兰亭,夜晚赏月在川边游玩。
虽然我对高官显贵心生向往,但我所忧虑的却是被束缚限制。
注释:
- 东风:春风,象征着万物复苏。
- 元化:指自然界的变化,强调自然的公正。
- 渴饥:渴望和饥饿,暗示对生活的渴求。
- 穷通:指贫穷与富贵,表达对社会地位的超然态度。
- 轩冕:指高官显贵的生活。
典故解析:
- 华林:华林苑,唐代的一个著名园林,常作为宴会的场所。
- 兰皋:指兰亭,传说是王羲之的兰亭集会之地,象征高雅的文人雅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701年,卒于761年。他是“王维、孟浩然之后”的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洛都游寓》写于韦应物辞官归隐之时,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普遍心态。
诗歌鉴赏:
《洛都游寓》是一首展现诗人对自然生活热爱的作品。开篇以“东风日已和”描绘了春日的温暖气息,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描写草木的生长,反映了万物的公平与自然的和谐。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辞官守住园庐,显示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穷通非所干”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他对物质利益的超然态度,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哲学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与亲友的游乐与相聚,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描写与友人的游玩,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生活的乐趣。最后,诗人虽慕高官之显贵,但却忧虑于被世俗束缚,显示了他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优美,体现了韦应物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风日已和:春风已然温暖,万物复苏。
- 元化亮无私:自然规律公平无私,万物共同生长。
- 草木同时植:草木在同一时节生长。
- 生条有高卑:生长的枝条有高有低,体现出自然的差异性。
- 罢官守园庐:辞去官职,守住自己的园庐,强调归隐的选择。
- 岂不怀渴饥:难道不向往曾经的渴求与饥饿吗?
- 穷通非所干:贫穷与富贵不是我所关心的。
- 跼促当何为:身处困境又该如何面对呢?
- 佳辰幸可游:幸好在这美好的时光可以游玩。
- 亲友亦相追:亲友们也都相约而来。
- 朝从华林宴:早上在华林苑宴会上。
- 暮返东城期:晚上又回到东城的约定。
- 掇英出兰皋:我在兰亭采摘花英。
- 玩月步川坻:夜晚在川边赏月游玩。
- 轩冕诚可慕:高官显贵的生活确实令人向往。
- 所忧在絷维:但我所忧虑的却是被束缚限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穷通非所干,跼促当何为”,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结合,深刻而有趣。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营造出游玩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由与自然生活,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友谊与自然的珍视,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生机。
- 草木:自然的象征,体现生命的生长。
- 园庐:隐逸生活的象征。
- 华林:高雅的社交场所,象征人际关系。
- 月:象征宁静和纯洁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温暖
- C. 秋天的萧瑟
-
“穷通非所干”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追求财富
- B. 超然物外
- C. 对官场的向往
-
诗中提到的“华林宴”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个宴会场所
- C. 一种音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韦应物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倾向于表现孤独与宁静,而韦应物则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