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静师院》

时间: 2024-12-29 19:22:09

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气微。

经声在深竹,高斋独掩扉。

憩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

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神静师院
韦应物 〔唐代〕

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气微。
经声在深竹,高斋独掩扉。
憩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
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宁静的院落。院落中青苔覆盖的小巷四处可见,林间的露水轻轻弥漫。佛经的声音在深竹之间回响,而高雅的书斋则独自关上了门。诗人喜欢在树下休憩,倾听鸟儿在晨光中欢快的鸣叫。此时,他陶醉于这份静谧的乐趣,已与世俗的烦扰渐行渐远。


注释:

  • 青苔:指生长在阴湿处的青色苔藓,象征幽静的环境。
  • 幽巷:指小巷,给人一种幽静、隐秘的感觉。
  • 露气:指清晨的露水,充满生机和清新的气息。
  • 经声:指佛教经典的诵读声,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修行。
  • 深竹:指竹林深处,增添了诗的幽静氛围。
  • 高斋:指高雅的书房或书斋,象征着学问和清静。
  • 岚岭:指有雾气的山岭,给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感觉。
  • 悦朝晖:指鸟儿在晨光中欢快地鸣叫。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清静、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方式源于道教和佛教的影响,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字子云,号静斋,晚号青莲居士。韦应物生于盛唐,曾任职于地方,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韦应物的隐居生活中,反映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安宁。身为士人,他渴望逃离世俗纷扰,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生活。


诗歌鉴赏:

《神静师院》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诗的前两句通过青苔和新林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和生机。接下来,诗人提到的“经声在深竹”,让人联想到在竹林中诵读经典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向往与认同。

诗中的“高斋独掩扉”则象征着诗人对外界的隔离,表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继而提到“憩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描绘了诗人静坐树下,欣赏晨光中鸟鸣的惬意场景,展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生活。

最后一句“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宁静之中的乐趣,已与世俗的喧嚣渐行渐远,体现了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扰的超然态度。

总的来说,韦应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逸生活,反映了唐代士人对自然和内心修行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苔幽巷遍:描绘了院落四周青苔覆盖的小巷,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新林露气微:新生的树林中,晨露轻轻弥漫,象征生机与清新。
  3. 经声在深竹:佛经的诵读声在竹林深处回响,增加了内心的宁静。
  4. 高斋独掩扉:高雅的书斋关闭,象征诗人与世隔绝的态度。
  5. 憩树爱岚岭:在树下歇息,欣赏有雾的山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6. 听禽悦朝晖:倾听鸟儿在晨光中欢快的鸣叫,充满生机和愉悦。
  7. 方耽静中趣:沉浸于宁静的乐趣,享受内心的平和。
  8. 自与尘事违:与世俗的烦扰渐行渐远,体现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青苔和露气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环境的幽静与清新。
  • 对仗:如“高斋独掩扉”与“憩树爱岚岭”,形成了和谐的对称美。
  • 拟人:鸟儿的鸣叫被赋予了“悦”的情感,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安宁与清静,体现了唐代士人追求和谐生活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苔:象征幽静、自然。
  2. 幽巷:代表宁静、隐秘的空间。
  3. 新林:象征生机与希望。
  4. 经声:代表修行与内心的平和。
  5. 高斋:象征学问与内心的修养。
  6. 岚岭:象征自然的美丽与朦胧。
  7. 禽鸣: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愉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苔”主要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幽静的环境
    C. 书香气息
    答案:B

  2. 诗人“独掩扉”是为了? A. 保护书籍
    B. 隔绝烦扰
    C. 享受音乐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听禽悦朝晖”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欢乐
    C. 忧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3.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子》 -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中的月光与《神静师院》的晨光,均表现出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内心感受。
  • 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与韦应物的隐逸情怀相似,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全唐诗》
  3. 《韦应物集》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深入理解《神静师院》的诗意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