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郭明叔登县楼见思长句》

时间: 2025-01-04 08:58:27

令尹登临多暇日,杖生芝菌笔生埃。

溪横凤尾寒光去,山拥旌阳翠气来。

晚市张灯明远近,□□留客舞徘徊。

红裳珠履知多在,点检惟无□秀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令尹登临多暇日,杖生芝菌笔生埃。
溪横凤尾寒光去,山拥旌阳翠气来。
晚市张灯明远近,留客舞徘徊。
红裳珠履知多在,点检惟无秀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令尹(地方官)在一个闲暇的日子里登上县楼的情景。他手中杖着生长的芝草,笔上沾着尘埃。远处的溪流像凤尾一样寒光闪烁,山峦则笼罩在阳光的翠色气息之中。晚上的集市上,灯光亮起,远近都能看到,吸引着客人们在此徘徊舞蹈。身穿红衣、脚踏珠履的人很多,但在这里却不见秀才的身影。

注释:

  • 令尹:古代地方官员的称谓。
  • 杖生芝菌:指手杖上长有灵芝或菌类,寓意长寿、吉祥。
  • 溪横凤尾:溪水在远方流淌,形似凤尾,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 旌阳:指阳光照耀,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晚市:指傍晚的集市,热闹非凡。
  • 红裳珠履:形容衣着华丽的人。
  • 秀才:古代文人,常指读书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以其雄浑的诗风和独特的书法艺术闻名于世。黄庭坚的诗常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个性,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背景可能是在某个闲暇的日子,令尹登上县楼,眺望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生活的乐趣与人情的多样。诗中描写的集市热闹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繁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和生动的市井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篇通过“令尹登临多暇日”引出场景,展现出一种闲适的氛围。接着“杖生芝菌笔生埃”,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令尹的悠闲与高雅,生长的芝草象征着吉祥与长寿,而笔上的尘埃则暗示着世俗的繁杂。

继续深入,诗中“溪横凤尾寒光去,山拥旌阳翠气来”的意象相互辉映,描绘出一幅自然的画卷,既有寒光的清冷,又有阳光的温暖,体现出自然的多样与和谐美。晚市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人间的热闹与繁荣,“留客舞徘徊”使人仿佛置身于热情的市集之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注。

最后两句“红裳珠履知多在,点检惟无秀才”则引发了对社会文化的思考。尽管人潮涌动,华丽的服饰随处可见,但却缺少了读书人或是知识分子的身影,反映出一种对文化精神的渴望与失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令尹登临多暇日:描述了令尹在一个悠闲的日子里登上楼阁,体现出一种轻松自得的心境。
  • 杖生芝菌笔生埃:手杖上长有芝草,笔上沾着尘埃,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世俗繁华的淡然。
  • 溪横凤尾寒光去:溪水流淌,寒光闪烁,生动描绘了自然的美丽。
  • 山拥旌阳翠气来:山峦环抱着光辉,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晚市张灯明远近:晚上的集市灯火辉煌,营造出热闹的氛围。
  • 留客舞徘徊:人们在集市上尽情舞蹈,表现出生活的乐趣。
  • 红裳珠履知多在:衣着华丽的人很多,展现了社会的繁华。
  • 点检惟无秀才:却不见读书人,表达了对文化人的渴望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溪横凤尾”,将溪水比作凤尾,生动形象。
  • 对仗:如“寒光去,翠气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留客舞徘徊”,使集市充满生气。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市井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观察,反映出对文化和知识的渴望,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流:象征自然的灵动与清新。
  • 山峦:象征稳定与坚韧。
  • 灯光:象征温暖与热闹。
  • 红裳珠履:象征华丽与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令尹”指的是什么?

    • A. 地方官员
    • B. 文人
    • C. 商人
    • D. 农民
  2. 诗中提到的“红裳珠履”最可能指的是什么?

    • A. 读书人
    • B. 商贩
    • C. 华丽的服饰
    • D. 农民
  3. 诗中缺少了哪类人物?

    • A. 农民
    • B. 商人
    • C. 秀才
    • D. 武将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结合。
  • 李白《早发白帝城》:展现旅途中的自然美景。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苏轼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但黄庭坚更偏重于细腻的描写,而苏轼则常用豪放的笔触。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黄庭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