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
时间: 2025-01-19 15:50: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
作者:黄庭坚 〔宋代〕
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秋将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无奈。诗中描绘了江水在烟树的遮掩下,望不见江东的道路,心中思念的人似乎只在梦中来去,现实中则无所谓的期待。即使在灯下写了无数的信件,也没有人能将这些寄出去。即便设法让雁传信,最终还是感到秋天将暮,忧愁依旧。
注释
- 江水西头:指江水流向的西边。
- 隔烟树:烟树为迷雾般的树木,遮挡了视线。
- 望不见:看不见,暗示了远望的无奈。
- 思量:思考,思念之情。
- 梦来去:梦中与思念之人相见。
- 江阑:江边的栏杆,象征着等待和无尽的思念。
- 灯前:指在灯下,暗示晚上独自思念。
- 书无数:写了很多信件。
- 算没个人传与:虽然写信,却没有人能够送达。
- 雁分付:指用大雁传递消息。
- 秋将暮:秋天将要结束,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加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苏轼、米芾并称为“宋四家”。他的诗风独特,擅长描写山水和情感,常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的晚年,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时代背景下,宋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个人情感的孤独感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离乡背井的情况下,诗人在思乡情绪的驱动下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思乡及思念之情。诗的开头“江水西头隔烟树”,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引入了深层的情感,烟树的意象既表现了朦胧的景象,也象征着思念的模糊和遥远。接着“望不见江东路”,表达了对远方的渴望和无奈,诗人似乎被现实的障碍所困,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在“思量只有梦来去”一句中,诗人提到梦境,暗示思念之人似乎只能在梦中相见,现实生活中的隔阂让人感到无比孤独。接下来的“灯前写了书无数”,则表现了诗人对思念的寄托,尽管信件写了很多,却无人能将其送出,进一步强调了孤独与无助的情感。
最后的“秋将暮”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秋天的离去象征着一段时间的结束,思念的愁苦依然深植于心。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水西头隔烟树:在江水的西边,烟雾笼罩着树木,景色朦胧。
- 望不见江东路:无法看到江的东边的道路,暗示了距离和思念的隔阂。
- 思量只有梦来去:思念之人只能在梦中相见,现实中的思念无法实现。
- 更不怕江阑住:即使在江边等待,也已无所谓,因为心中满是忧愁。
- 灯前写了书无数:在灯下写了很多信件,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
- 算没个人传与:尽管写了信,却没有人能送达,体现了孤独无助的状态。
- 直饶寻得雁分付:即使设法让大雁传信,也未必能传达思念之情。
- 又还是秋将暮:最终还是感受到秋天将要结束,思念的愁苦依然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烟树比喻思念的模糊与遥远。
- 拟人:写信件被赋予了无能为力的感觉。
- 对仗:如“灯前写了书无数”与“算没个人传与”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和感染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思念的流动与无尽。
- 烟树:代表模糊的思念与遥远的距离。
- 灯:象征孤独的夜晚,诗人的心情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沉重。
- 雁:象征传递思念的希望与无奈。
- 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江水西头隔烟树”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描绘
- B. 对人们的思念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过去的怀念
-
“思量只有梦来去”中的“梦”代表什么意思?
- A. 现实中的人
- B. 过去的回忆
- C. 思念之人
- D. 未来的希望
-
诗中提到的“灯前写了书无数”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孤独与无助
- C. 忧愁和沉思
- D. 渴望与期待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此诗有相似的主题,都反映了对亲人的思念。杜甫通过描绘月夜的宁静来表达思念,而黄庭坚则通过江水和烟树的描绘展现了思念的丰富层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庭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