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证上人住持道场》

时间: 2025-01-03 11:07:48

緌公昔年住宝坊,龙象蹴踏腾毫芒。

袈裟曾侍玉座旁,万众闤听讲仁王。

弟子如云来四方,朝钟暮鼓鸣高堂。

西归葱岭今几霜,钵传昙师道弥昌。

丛林主教遇圣皇,紫衣朝阙随班行。

上人继吐三叶芳,衲中长系摩尼苍。

人间万念俱已忘,独好游戏谈文章。

我来京师寄禅房,每邀看月开修廊。

手横蝇拂坐绳床,竹间风吹煮茗香。

侍僮触屏睡欲僵,高殿宿鸟惊琅珰。

诗成金磬韵尚扬,清才未必惭支汤。

有时夜剪园韭尝,灯悬西斋雨浪浪。

人生聚散不可常,翩然东游主道场。

道场乃在云水乡,碧澜堂前去路长。

江湖寒缩蛟蜃藏,枫桕正赤橙柑黄。

烟销日出闻渔榔,洲渚宛转山低昂。

萧然瓶锡随经囊,留宿肯恋林中桑。

兵余莫嗟梵宇荒,胜景未逐楼台亡。

寺门无人闭夕阳,芋栗收作山中粮。

好说千偈恢禅纲,麾斥佛祖谁敢当。

我方无用糜太仓,叨逐剑佩趋明光。

醉歌欲觅玄真狂,怀恩未得寻归航。

明朝举首空相望,云飞笠泽天茫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
作者: 高启 〔明代〕

緌公昔年住宝坊,龙象蹴踏腾毫芒。
袈裟曾侍玉座旁,万众闤听讲仁王。
弟子如云来四方,朝钟暮鼓鸣高堂。
西归葱岭今几霜,钵传昙师道弥昌。
丛林主教遇圣皇,紫衣朝阙随班行。
上人继吐三叶芳,衲中长系摩尼苍。
人间万念俱已忘,独好游戏谈文章。
我来京师寄禅房,每邀看月开修廊。
手横蝇拂坐绳床,竹间风吹煮茗香。
侍僮触屏睡欲僵,高殿宿鸟惊琅珰。
诗成金磬韵尚扬,清才未必惭支汤。
有时夜剪园韭尝,灯悬西斋雨浪浪。
人生聚散不可常,翩然东游主道场。
道场乃在云水乡,碧澜堂前去路长。
江湖寒缩蛟蜃藏,枫桕正赤橙柑黄。
烟销日出闻渔榔,洲渚宛转山低昂。
萧然瓶锡随经囊,留宿肯恋林中桑。
兵余莫嗟梵宇荒,胜景未逐楼台亡。
寺门无人闭夕阳,芋栗收作山中粮。
好说千偈恢禅纲,麾斥佛祖谁敢当。
我方无用糜太仓,叨逐剑佩趋明光。
醉歌欲觅玄真狂,怀恩未得寻归航。
明朝举首空相望,云飞笠泽天茫茫。

白话文翻译:

高僧证上人曾在宝坊修行,宛如龙象在空中奔腾。
他曾在玉座旁侍奉,讲解仁王经吸引了万众。
弟子如云从四面八方而来,晨钟暮鼓在高堂上响起。
如今秋霜几度,西归葱岭的路上已是几多寒意,
他的钵盂传承了昙师的教义,日渐昌盛。
丛林里的教主得以遇见圣皇,紫衣的僧侣在朝廷中随班而行。
上人继承了三叶的芬芳,僧衣长系摩尼宝珠。
世间万念已忘,惟独热爱谈论文章。
我来到京城寄宿禅房,每逢月明之夜邀请朋友共赏。
手中随意拂动,坐在绳床上,竹间的微风送来煮茶的香气。
侍者在屏风前打盹,惊醒了高殿上栖息的鸟儿。
诗成之后,金磬的韵律依然传扬,
才华横溢的我并不以支汤为惭愧。
有时夜晚剪园中的韭菜,灯下西斋雨声潺潺。
人生的聚散不常,轻轻西游至主道场。
道场在云水之乡,碧澜堂前的路途漫长。
江湖寒意逼近,蛟蜃深藏,枫树的颜色正红橙相间。
烟雾散尽,日出时闻到渔家榔头声,
洲渚宛如蜿蜒的山峰低矮。
萧然的瓶锡随经文而行,留宿不愿恋恋不舍于林中桑树。
在兵戈余音中,莫要叹息梵宇荒凉,
胜景未必会因楼台的消失而消逝。
寺门无人,夕阳下已关上,山中收获的芋栗成了粮食。
好说千偈恢复禅宗的纲领,
谁敢挑战佛祖的威严。
我无所作为,浪费了太仓的粮食,
只因追逐剑佩走向明亮的光芒。
醉歌欲寻玄真之道,
怀恩未得,难以归航。
明朝举头空相望,云飞笠泽,天边茫茫。

注释:

  • 緌公: 高僧证上人的尊称。
  • 袈裟: 僧侣穿的法衣。
  • 仁王: 指《仁王经》,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
  • 昙师: 昙无竭,佛教高僧,传承的代表。
  • 道场: 修行场所。
  • 摩尼: 佛教中的神秘宝物。
  • 千偈: 指佛教的偈语,具有教义和智慧的言辞。
  • 梵宇: 佛教寺庙。
  • 云水乡: 指宁静的修行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明代著名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尤其对禅宗有独到的见解。

创作背景:

本诗是在高启送别一位高僧时所作,表达了对佛教的尊重与对道场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是高启对一位高僧的深情送别之作,诗中不仅展现了高僧的德行和教义传承,更渗透着高启对人生、修行的思考。全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开篇提到的“龙象蹴踏腾毫芒”,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高僧的威仪与气度,紧接着以“万众闤听讲仁王”表现出他受人尊敬的地位和影响力。诗中常用自然景色与佛教意象结合,彰显出一种和谐的宗教氛围。例如“竹间风吹煮茗香”,既描绘了禅房的宁静,也暗示了修行的简单与真实。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慨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道场的向往与对归宿的追寻。“人生聚散不可常,翩然东游主道场”,这一句既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理想境界的渴望。整首诗在对人生的无常感叹中,传达出一种哲理与智慧,表现了高启对于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緌公昔年住宝坊: 说明高僧曾在宝坊修行,强调其修行生涯的辉煌。
  • 龙象蹴踏腾毫芒: 比喻高僧的威仪,形象生动。
  • 袈裟曾侍玉座旁: 体现高僧的尊贵与他曾经的荣耀地位。
  • 万众闤听讲仁王: 描述众人对他教义的向往与追随。

修辞手法:

  • 比喻: “龙象蹴踏”比喻高僧的非凡气度。
  • 对仗: “朝钟暮鼓”与“弟子如云”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佛教高僧的敬仰、对道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回归自然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间风: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晨钟暮鼓: 表达修行的规律与节奏感。
  • 云水乡: 代表理想的修行场所,象征着心灵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高启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明代
    • C. 清代
    • D. 宋代
  2. 诗中“龙象蹴踏”是用来比喻谁的?

    • A. 诗人自己
    • B. 高僧证上人
    • C. 聖皇
    • D. 弟子
  3. 诗中提到的“道场”指的是?

    • A. 寺庙
    • B. 修行的场所
    • C. 学校
    • D. 市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 - 李白
  • 《夜泊牛头》 - 高适

诗词对比:

  • 《夜泊牛头》与《送证上人住持道场》同样涉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高启则更显内敛,体现出不同的诗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緌公昔年住宝坊,龙象蹴踏腾毫芒。下一句是什么

袈裟曾侍玉座旁,万众闤听讲仁王。上一句是什么

袈裟曾侍玉座旁,万众闤听讲仁王。下一句是什么

弟子如云来四方,朝钟暮鼓鸣高堂。上一句是什么

弟子如云来四方,朝钟暮鼓鸣高堂。下一句是什么

西归葱岭今几霜,钵传昙师道弥昌。上一句是什么

西归葱岭今几霜,钵传昙师道弥昌。下一句是什么

丛林主教遇圣皇,紫衣朝阙随班行。上一句是什么

丛林主教遇圣皇,紫衣朝阙随班行。下一句是什么

上人继吐三叶芳,衲中长系摩尼苍。上一句是什么

上人继吐三叶芳,衲中长系摩尼苍。下一句是什么

人间万念俱已忘,独好游戏谈文章。上一句是什么

人间万念俱已忘,独好游戏谈文章。下一句是什么

我来京师寄禅房,每邀看月开修廊。上一句是什么

我来京师寄禅房,每邀看月开修廊。下一句是什么

手横蝇拂坐绳床,竹间风吹煮茗香。上一句是什么

手横蝇拂坐绳床,竹间风吹煮茗香。下一句是什么

侍僮触屏睡欲僵,高殿宿鸟惊琅珰。上一句是什么

緌公昔年住宝坊,下一句是什么

龙象蹴踏腾毫芒。上一句是什么

龙象蹴踏腾毫芒。下一句是什么

袈裟曾侍玉座旁,上一句是什么

袈裟曾侍玉座旁,下一句是什么

万众闤听讲仁王。上一句是什么

万众闤听讲仁王。下一句是什么

弟子如云来四方,上一句是什么

弟子如云来四方,下一句是什么

朝钟暮鼓鸣高堂。上一句是什么

朝钟暮鼓鸣高堂。下一句是什么

西归葱岭今几霜,上一句是什么

西归葱岭今几霜,下一句是什么

钵传昙师道弥昌。上一句是什么

钵传昙师道弥昌。下一句是什么

丛林主教遇圣皇,上一句是什么

丛林主教遇圣皇,下一句是什么

紫衣朝阙随班行。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