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白鹤溪》

时间: 2025-01-21 08:22:55

昨发白鹭洲,今过白鹤溪。

溪流几回转,只在晋陵西。

月出女犹浣,云深猿自啼。

茅峰虽咫尺,无计蹑丹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昨发白鹭洲,今过白鹤溪。
溪流几回转,只在晋陵西。
月出女犹浣,云深猿自啼。
茅峰虽咫尺,无计蹑丹梯。

白话文翻译:

昨天下船于白鹭洲,今天经过白鹤溪。
溪水曲折流转,实际上就在晋陵的西边。
月亮升起时,女子仍在洗衣,云雾弥漫时,猿猴在深处啼叫。
虽然茅峰近在咫尺,却无计登上那通往仙境的阶梯。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鹭洲:指水面上栖息白鹭的岛屿。
  • 白鹤溪:溪流名,意指溪水清澈,如白鹤般纯净。
  • 晋陵:古地名,现今江苏省的一个地区。
  • :洗涤衣物。
  • :指猿类,常在山林中啼叫。
  • 茅峰:指茅草覆盖的山峰。
  • 丹梯:传说中的通往仙境的梯子。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丹梯”源于道教文化,通常象征着通往长生不老之境的道路,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487年-1535年),字汝舟,号曦园,江苏常熟人,明代著名诗人。高启以词风清新、意象生动著称,与其好友冯梦龙、陆游等人齐名。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启游历途中,表现了他在旅行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过白鹤溪》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理想的向往。诗的开头以“昨发白鹭洲,今过白鹤溪”引入,简洁而自然,展现了诗人行旅的轻松与愉悦。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溪流几回转,只在晋陵西”的描绘,生动展现了溪水蜿蜒曲折的美丽景观,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

随着月亮的升起,“月出女犹浣,云深猿自啼”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女子洗衣的情景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而猿猴的啼叫则渲染出了一种孤独与思索的情感。最后一句“茅峰虽咫尺,无计蹑丹梯”表达了诗人面临人生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感,尽管理想的境地近在咫尺,却无从攀登,愁苦之情跃然纸上。

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致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高启独特的诗风和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发白鹭洲:诗人回忆昨天刚刚离开白鹭洲,暗示着一种旅途的开始与流动。
  • 今过白鹤溪:今天来到白鹤溪,表现了旅途的延续和对新景的期待。
  • 溪流几回转,只在晋陵西:溪水曲折流动,实际上位置并不遥远,展现了地理的亲近感。
  • 月出女犹浣,云深猿自啼:描绘了月光下女子洗衣的宁静美好与猿猴啼叫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茅峰虽咫尺,无计蹑丹梯:表达了虽然理想境界近在眼前,却难以攀登的无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流与人生理想相类比,表现了理想的曲折与难达。
  • 拟人:将女子与猿猴的行为赋予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与现实间矛盾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鹭:象征纯洁与自由。
  • 白鹤:象征高洁与理想境界。
  • 月亮:象征清幽与思考。
  • 猿猴:象征孤独与渴望。
  • 茅峰: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个地名是哪些?

    • A. 白鹭洲,白鹤溪
    • B. 白鹭洲,晋陵
    • C. 白鹤溪,晋陵
    • D. 白鹤溪,茅峰
  2. 诗中“月出女犹浣”中的“女”指的是什么?

    • A. 小孩
    • B. 妇女
    • C. 女神
    • D. 仙女
  3. 诗中的“丹梯”象征着什么?

    • A. 道路
    • B. 理想境界
    • C. 障碍
    • D. 现实生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高启与王维的诗风相似,都善于描绘自然景致,表达隐逸思想。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自然美,但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思,而高启的《过白鹤溪》则更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两位诗人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比较与研究。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高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