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重九小饮丞相祠堂》
时间: 2025-01-02 15:17: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迁莺 重九小饮丞相祠堂》
作者:张慎仪
重阳无雨。向别径侦秋,灵祠载酒。
满地紫苔,半庭黄叶,掩映夕曛如绣。
不似少游风景,对此那堪回首。低回久。
叹惠陵古木,寒鸦依旧。
偕友。登高去,恅愺心情,问有人知否。
落帽且嘲,采萸聊祓,已在酒阑时候。
思量一年一会,今日之游已彀。
人散后。欲拈毫题壁,西风正骤。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没有下雨。我走在小路上,感受着秋天的气息,来到丞相的祠堂,喝酒畅谈。
满地的紫苔,半庭的黄叶,映衬着夕阳的余晖,如同绣品一般。
这里的景色与少游当年相比,实在让人难以回首。
我在这里徘徊已久,叹息着惠陵的古树,寒鸦依旧在这里。
我和朋友一起登高,心情却有些懈怠,问谁能理解我的情感?
我落下帽子,且自嘲一番,采摘菊花以祓除晦气,正值酒席结束的时候。
回想起一年一度的聚会,今天的游玩也已经够了。
人散之后,我想提笔在墙上题字,正逢西风骤起。
注释
- 重阳:重阳节,又称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
- 灵祠:指丞相的祠堂。
- 紫苔:紫色的苔藓,象征着秋天的气息。
- 惠陵:指惠宗的陵墓,古树指代历史的沉淀。
- 落帽:表示心情的失落,可能是因为风吹掉了帽子。
- 采萸:采摘菊花,菊花在重阳节有祈福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慎仪,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因其文才出众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身处丞相祠堂,感慨时间流逝与友人相聚的珍贵,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喜迁莺 重九小饮丞相祠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重阳节的独特韵味,以及在这一传统节日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诗的开头,重阳无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丝清新,仿佛一切都在为这次聚会增添光彩。接着,满地的紫苔和黄叶,交织出秋天的色彩,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享受美景,更是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怀念过去的美好,另一方面又感叹时光的流逝,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叹息。特别是在“问有人知否”这一句中,诗人对自己心情的疑惑和对他人理解的渴望,流露出一种孤独感。同时,落帽自嘲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尽管外在环境变化,但内心却依然平静。
最后以“欲拈毫题壁,西风正骤”结尾,点明诗人的创作欲望与现实的无奈,似乎暗示着即便是秋风起,时光流逝,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始终不会改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阳无雨:重阳节的天气晴朗,暗示着美好的聚会氛围。
- 向别径侦秋,灵祠载酒:走小路感受秋意,来丞相祠堂饮酒,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 满地紫苔,半庭黄叶,掩映夕曛如绣: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秋天的美丽。
- 不似少游风景,对此那堪回首:与过去的景色相比,现状让人难以回首,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
- 叹惠陵古木,寒鸦依旧:古树和寒鸦的意象,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
- 偕友。登高去,恅愺心情,问有人知否:与友人一起登高,心情却有些懈怠,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落帽且嘲,采萸聊祓,已在酒阑时候:自嘲的情景,表现出对生活的豁达,采摘菊花以祈福,体现了节日的习俗和对未来的希望。
- 思量一年一会,今日之游已彀:感慨一年一次的相聚,觉得今天的游玩已经足够。
- 人散后。欲拈毫题壁,西风正骤:聚会结束后,想要在墙上题字,表现出诗人的创作欲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夕曛如绣”,将夕阳比作绣品,增添了美感。
- 拟人:寒鸦依旧,赋予寒鸦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满地紫苔,半庭黄叶”,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友人相聚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宁静、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苔:象征着秋天的宁静与沉稳,承载着岁月的痕迹。
- 黄叶:代表着生命的衰退与时间的流逝,令人感慨万千。
- 寒鸦:象征着孤独与历史的沉淀,寄托着诗人的心情。
- 酒:象征聚会的欢乐与友情,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节通常是在哪个月份?
- A. 七月
- B. 八月
- C. 九月
- D. 十月
-
诗中提到的“惠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皇宫
- B. 诗人的故乡
- C. 丞相的陵墓
- D. 山川秀丽之地
-
诗人在聚会结束后想要做什么?
- A. 回家
- B. 继续饮酒
- C. 题字
- D. 看风景
答案:
- C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登高壮观》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温庭筠的《梦江南》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登高壮观》相比,张慎仪的这首诗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对往昔的回忆,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两首诗在主题上存在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与情感基调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