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衡州太守》

时间: 2025-01-02 13:21:23

几度明庭聚又分,玉皇香落众中闻。

忽抛桂玉泛隋水,便拥旌麾穿楚云。

岣嵝山高寻禹志,蒹葭江远忆韩文。

随车多少南飞雁,先向秋风得使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几度明庭聚又分,玉皇香落众中闻。
忽抛桂玉泛隋水,便拥旌麾穿楚云。
岣嵝山高寻禹志,蒹葭江远忆韩文。
随车多少南飞雁,先向秋风得使君。

白话文翻译:

几次在明亮的庭院里聚会,又要分开,玉皇的香气在众人中间传开。
忽然抛下桂花和玉,漂浮在隋朝的水面上,便高举旌旗穿过楚国的云层。
岣嵝山那么高,寻觅着大禹的志向,蒹葭江那么远,怀念着韩愈的文章。
随车而来的南飞大雁,早已在秋风中向你报信。

注释:

  • 几度:指几次,表示聚会的次数。
  • 明庭:明亮的庭院,象征着光明和繁荣的场所。
  • 玉皇香:玉皇指的是天帝,香气象征着祭祀的气氛。
  • 桂玉:象征高洁和美好的事物,常与官职或荣誉相关。
  • 岣嵝山: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地方,象征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 蒹葭:指芦苇,常用于表达思乡情绪。
  • 使君:指太守,表示对新任官员的期望与祝福。

典故解析:

  • 玉皇:源自道教文化,玉皇大帝是天界的统治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 大禹:古代治水英雄,象征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 韩文:指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代表着高尚的文人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裳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衡州太守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不舍之情,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官职变迁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送衡州太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描绘,表达了对太守的祝福和对往昔友谊的追忆。开篇的“几度明庭聚又分”便设定了聚散无常的主题,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离合悲欢。接下来的描写,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玉皇香落”、“桂玉泛隋水”,不仅展现了送别时的庄重与美好,也隐含了对太守未来的美好祝愿。

在后面的句子中,“岣嵝山高寻禹志,蒹葭江远忆韩文”,通过追寻历史人物的志向与回忆文学的情怀,诗人传达出对理想与情感的追求,表现出一种高远的志向和对文化的敬仰。最后一句“随车多少南飞雁”,更是以自然景象寄托情感,南飞的大雁象征着离别和思念,暗示着诗人对太守的期盼与祝福。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度明庭聚又分:几次在明亮的庭院里相聚又要分开,暗示离别的无奈。
  2. 玉皇香落众中闻:玉皇的香气在众人中传开,象征着美好的祝福。
  3. 忽抛桂玉泛隋水:忽然抛下桂花和玉,漂浮在水面上,象征着荣耀和高尚。
  4. 便拥旌麾穿楚云:高举旌旗穿过楚国的云层,表达对未来的宏伟期望。
  5. 岣嵝山高寻禹志:岣嵝山高,象征追求理想的高尚情操。
  6. 蒹葭江远忆韩文:远方的蒹葭,想起韩愈的诗文,表现对文学的热爱。
  7. 随车多少南飞雁:随车而来的南飞大雁,象征离别后的思念。
  8. 先向秋风得使君:在秋风中向君主报信,表达对太守的期待和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玉皇香”、“桂玉”等意象,表现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象征:南飞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即将离去的太守的祝福与不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惜,展现出一种深厚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庭:象征光明与繁荣。
  • 桂玉:象征高洁与荣耀。
  • 岣嵝山:象征理想与追求。
  • 蒹葭:象征思乡与怀念。
  • 南飞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离别与祝福
    • B) 自然与风景
    • C) 战争与和平
  2. “岣嵝山高寻禹志”中的“禹”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汉武帝
    • B) 大禹
    • C) 唐太宗
  3. 诗中提到的“南飞雁”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思念与离别
    • C) 战斗

答案:

  1. A) 离别与祝福
  2. B) 大禹
  3. B) 思念与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 《送别》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送友人》:同样表达送别之情,通过自然景象寄托情感,情感细腻。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聚焦于友谊与前途的思考,体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历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