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查子(己示八月二日四明窗和韵)
作者: 吴潜 〔宋代〕
坐临芳沼边,荷气侵衣湿。
唧唧暗蛩鸣,点点流萤入。
人生歧路中,底用杨朱泣。
一笑倚阑干,颓玉当风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坐在芳香的荷花池边,荷花的气息使衣服变得潮湿。周围传来虫鸣声,萤火虫点点飞入。人生如同走在交错的道路上,何必像杨朱那样为自己的选择而哭泣?我只是轻轻一笑,倚靠在栏杆上,像那风中摇曳的美玉,显得淡然自若。
注释:
字词注释:
- 芳沼:香气四溢的池塘,指荷花池。
- 荷气:指荷花的香气。
- 唧唧:形容虫鸣声,特别是蛩虫的声音。
- 流萤:指萤火虫,夜晚发光的小虫。
- 杨朱泣:杨朱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以自我为中心,传说他为自己的选择而痛哭。
- 颓玉:形容美玉的状态,似乎在风中摇曳。
典故解析:
“杨朱泣”出自《庄子》,杨朱主张“为我之道”,在与好友之间选择的矛盾中,表现出对自我选择的执着。这在诗中引申出人生的选择与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子美,号涧田,南宋诗人。他的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常带有哲理,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八月,正值夏末秋初,诗人身处风景秀丽的四明山,面对自然的宁静与美丽,感受到人生的选择和无奈,因而作此诗以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生查子》通过描绘夏夜的荷花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前两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引入,荷花的清香和虫鸣声交织出一幅和谐的夏夜图。诗人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思绪万千,感受到人生的选择之苦,提到“杨朱泣”,表现出对人生苦恼的共鸣,同时又以“轻笑”回应这种困扰,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后两句的“颓玉当风立”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从容。虽然人生的道路千差万别,但他选择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仿佛在告诉读者,无论生活如何波折,我们都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笑容。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而富有韵味,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坐临芳沼边,荷气侵衣湿。
描述诗人坐在荷花池旁,荷花的香气弥漫,湿润的气息使衣服变得湿润,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氛围。 -
唧唧暗蛩鸣,点点流萤入。
细腻地描绘了夜晚的虫鸣声和萤火虫的飞舞,增强了诗的动态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
人生歧路中,底用杨朱泣。
提出人生的选择与困惑,借用杨朱的故事,表达对痛苦选择的思考,显示出对自我执念的质疑。 -
一笑倚阑干,颓玉当风立。
以“笑”回应困扰,表现出诗人的淡然与从容;“颓玉”则是诗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象征着坚韧与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颓玉”比喻人的坚韧与美丽。
- 拟人:如“荷气侵衣湿”,赋予了自然以人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选择的哲理思考,强调了在面对人生的迷茫与困惑时,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信,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沼: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荷气:代表着生命的芬芳与滋润。
- 流萤: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闪烁。
- 杨朱泣:引申出对选择的痛苦与哲思。
- 颓玉:象征着坚韧与内心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杨朱”,他代表了什么样的选择观?
A. 自我中心
B. 无私奉献
C. 随波逐流
D. 追求名利 -
“颓玉当风立”中的“颓玉”象征什么?
A. 衰败
B. 美丽与坚韧
C. 哀伤
D. 迷茫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吴潜的《生查子》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细腻与柔美,而吴潜则更加强调哲理与淡然。两者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表现出不同的生命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