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时间: 2024-12-29 09:52:37

老子谁知密度关,却支筇杖访荒园。

故应我辈钟情别,佳话真堪诏子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子谁知密度关,却支筇杖访荒园。故应我辈钟情别,佳话真堪诏子孙。

白话文翻译:

这位老者又怎能知晓深邃的秘密呢?我却手持拐杖,漫步在荒凉的园子里。可见我等人对于亲友的深情离别,真是值得传颂给后代的美好故事。

注释:

  • 老子:指的是老子,古代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 密度关:可能指代深奥的道理或哲学问题。
  • 筇杖:一种手杖,常用于行走时辅助。
  • 荒园:指荒凉的园子,象征孤独或闲适的环境。
  • 钟情:形容对情感的专注或深厚的感情。
  • 佳话:美好的故事或传说。
  • 诏子孙:传达给后代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字子美,号潜溪,生平不详,但以其在诗词创作中的独特风格和人文思想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人际关系,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某个闲适的时刻,吴潜在自然环境中感悟人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情感的传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老子哲学的引入,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奥义的思考。首句“老子谁知密度关”便引发人们对人生哲理的思索,暗示了人类对生命和存在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老子的智慧虽然深邃,却也并非人人能领悟。接下来的“却支筇杖访荒园”则透出一丝孤独与闲适,诗人手持拐杖,漫步于荒园,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或是在追寻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思考,诗人虽然感慨于人生的无常,却也对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充满感激。最后一句“佳话真堪诏子孙”则将个人的情感升华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强调了美好情感的价值,值得后代铭记与传颂。诗意深邃,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子谁知密度关:老子作为哲人的智慧者,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却并非人人能及,暗示了人生哲理的复杂。
  2. 却支筇杖访荒园:手持拐杖,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独自探访的场景,象征着一种闲散与独立的心境。
  3. 故应我辈钟情别:虽然身处荒凉,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仍然显得极为珍贵,表明了对友情的珍视。
  4. 佳话真堪诏子孙:强调了这些美好的情感和故事应被后代铭记,体现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子”作为智慧的象征,暗示人类对哲理的探求。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情感的传承,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老子:象征智慧与哲理。
  2. 筇杖:代表独立与闲适。
  3. 荒园:象征孤独与内心的反思。
  4. 钟情:代表深厚的情感与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老子谁知密度关”中的“密度关”主要指什么?

    • A. 生活的哲理
    • B. 个人的秘密
    • C. 自然的奥秘
  2. 诗中的“荒园”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
    • B. 孤独与闲适
    • C. 家庭
  3. “佳话真堪诏子孙”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悲观
    • B. 对友情的珍视与传承
    •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吴潜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李白更强调酒与月的浪漫,而吴潜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涉及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具现实的沉重感,与吴潜的淡淡忧伤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歌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吴潜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