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西湖泛月》
时间: 2025-01-04 10:44: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西湖泛月
作者:过春山 〔清代〕
斜阳送尽归航,蘋花香冷沧波杳。
西陵桥畔,閒鸥自语,应悲孤悄。
露色侵衣,水光动柳,持竿长啸。
更临风散发,举杯问月,瑶台路何时到。
回首孤山云峭,空凝望古堤深窈。
危峰万叠,浩歌归去,萧然怀抱。
横笛吟商,采芳赠远,旧情已渺。
料山园鹤怨猿惊,一片绿阴谁扫。
白话文翻译:
夕阳将归航的船只送走,水面上漂浮的蘋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波光粼粼让人感到一丝寒意。在西陵桥边,闲散的鸥鸟低声自语,似乎在为孤独而感到悲伤。露水浸透衣衫,水面的光影在柳条间闪动,我持竿高歌。更在风中散开秀发,举杯问月,瑶台的路何时才能到达?回首望向孤山,云雾缭绕,空对着古堤的幽深凝视。那危峭的山峰层层叠叠,我高歌着归去,心中萧然。横笛吟唱商调,采花赠友,往日的情感已然变得渺茫。山园里的鹤在哀怨,猿在惊叫,片片绿阴,究竟又有谁来打理?
注释:
- 斜阳:夕阳,即太阳逐渐西沉的状态。
- 蘋花:水面上漂浮的水生植物。
- 西陵桥:西湖附近的桥。
- 閒鸥:悠闲的鸥鸟。
- 露色:露水的颜色。
- 长啸:高声呼喊。
- 瑶台:指传说中的仙境。
- 孤山:西湖中的一座山。
- 危峰万叠:形容山峰的高耸与层叠。
- 横笛吟商:指用横笛演奏商调音乐。
典故解析:
- 瑶台:源于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理想与追求。
- 孤山:代表孤独与思考的境地,常用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过春山,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西湖之畔,诗人游历时感受到孤独与思乡之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往日情感的怀念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水龙吟·西湖泛月》是一首以西湖为背景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己在西湖泛舟时的感受。词的开头,夕阳西下,归航的船只伴随着蘋花的清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孤寂的氛围。西陵桥畔,闲鸥低语,诗人感受到一种孤独感,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接着,露水渗透衣物,水光闪动,诗人在此情此景中持竿长啸,显示出一种不羁的豪情。然而,举杯问月,诗人又不禁感叹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瑶台路何时才能到达,渗透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思考。
后半部分,诗人回首孤山,凝望古堤,景物的描写与内心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危峰万叠,浩歌归去,表达出一种心胸开阔的气度,而横笛吟商、采芳赠远则让人联想到过往的情感与友谊。最后,山园鹤怨猿惊,提醒人们对生命的思考,绿阴却无人打理,仿佛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淡漠。整首词情感深邃,意境悠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沉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斜阳送尽归航":夕阳逐渐沉落,船只即将归去。
- "蘋花香冷沧波杳":水面漂浮的蘋花散发着清香,波浪轻轻荡漾,显得幽静。
- "西陵桥畔,閒鸥自语,应悲孤悄":在西陵桥边,鸥鸟低语,似乎在诉说孤独的悲伤。
- "露色侵衣,水光动柳,持竿长啸":露水浸透衣衫,水光摇曳在柳条间,诗人高歌持竿,表现豪情。
- "更临风散发,举杯问月,瑶台路何时到":在风中散开秀发,举杯仰望明月,感叹理想之路遥不可及。
-
修辞手法:
- 比喻:"瑶台路何时到"通过瑶台象征理想与追求。
- 拟人:闲鸥自语,赋予了鸥鸟人性化的特质。
- 对仗:如“危峰万叠,浩歌归去”,增强节奏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蘋花:代表着清新与美好,亦有孤独之感。
- 西陵桥:象征人与自然的交融与对话。
- 月亮:象征理想与追求的远方,寓意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自然景物有哪些?
- A. 夕阳
- B. 蘋花
- C. 山峰
- D. 以上都是
-
"瑶台路何时到"中的瑶台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境界
- C. 友谊
- D. 孤独
答案: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加直接;而《水龙吟·西湖泛月》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更为复杂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词人研究》
- 《过春山诗词选》
这样的结构和内容设计让读者对《水龙吟·西湖泛月》有更全面的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