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信州二首》
时间: 2025-01-07 21:21: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赵信州二首
作者:刘克庄 〔宋代〕
贫者惟言可赠行,临分握手尽交情。
马于辔力穷时骇,鸥向机心动处惊。
齐士岂无堪客礼,蔡人便遣作牙兵。
遥知陌上罗敷女,况看双旌出劝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即将离去的惜别之情。诗中提到贫穷的人只会用言语来表达赠别的情感,握手的时刻更是浓厚的交情。即使在马匹无力的时候,仍会因心中所想而惊动;而鸥鸟在机心动荡时也会受到惊吓。诗中还提到齐国的士人并非没有应酬的礼节,蔡国的人便会派牙兵来迎接。最后,作者遥想田野间的罗敷女,尤其看到双旌出征的场面,更是令人感慨。
注释
字词注释
- 赠行:赠别之意。
- 交情:友情,情谊。
- 辔力:马的力量。
- 骇:惊吓,惊动。
- 机心:心机,意图。
- 齐士:齐国的士人。
- 客礼:招待客人的礼仪。
- 牙兵:指随侍的士兵。
- 罗敷女: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常象征爱情与美好生活。
- 双旌:双面旗帜,象征着出征或游行。
典故解析
“罗敷女”源于《诗经》,传说中她是非常美丽的女子,象征着忠诚的爱情和理想的生活。诗中提到的“齐士”和“蔡人”则是反映当时士人们的社交礼仪和风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得,号静庵,宋代诗人,因其诗风高远清新而被后人称颂。他的诗作多表现对社会时事的思考和对人情世态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与友人赵信州分别之际,表达出浓厚的友情与对离别的感慨。在宋代,士人之间的交往往包含着深厚的情谊和复杂的社交礼仪。
诗歌鉴赏
《送赵信州二首》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离别时的感伤。诗的开头以“贫者惟言可赠行”引入,突出了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真正的情感交流往往是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真诚的握手来实现的。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朴素,展现了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情感连接。
接下来的两句中,通过描写马匹和鸥鸟的惊动,隐喻了人在情感波动时的无助与脆弱。马在辔力穷时的惊骇,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不易;而鸥鸟的惊动则表现了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中间两句提到齐国士人与蔡人,显示了当时社交中礼仪的重要性,反映出士人的身份与地位。最后一句中提到的“罗敷女”,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祝福,也增添了离别时的情感厚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与美好祝愿,体现了士人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贫者惟言可赠行:贫穷的人在离别时只能以言语来表达赠别的情感。
- 临分握手尽交情:在分别的时刻,握手的动作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 马于辔力穷时骇:即使马力疲惫,仍会因心中所想而受到惊吓,暗示生活的艰难和情感的动荡。
- 鸥向机心动处惊:鸥鸟因心思所动而惊飞,象征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 齐士岂无堪客礼:齐国的士人当然不会缺少应酬的礼节。
- 蔡人便遣作牙兵:蔡国的人往往派遣随侍的士兵来迎接宾客,显示了社交的讲究。
- 遥知陌上罗敷女:远远地知道田野间的罗敷女,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 况看双旌出劝耕:尤其看到双面旗帜出征,表现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马于辔力穷”和“鸥向机心动”比喻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波动。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使用“罗敷女”象征美好爱情与理想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离别的场景,表现出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反映了士人之间的社交礼仪和情感的复杂性,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象征生活的重担与艰辛。
- 鸥:象征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 罗敷女:象征美好、理想的生活与爱情。
- 双旌:象征出征、前进和希望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贫者惟言可赠行”的意思是?
A) 贫穷的人只说话
B) 贫穷的人只能用言语表达情感
C) 贫穷的人没有情感 -
“齐士岂无堪客礼”中“客礼”指的是什么?
A) 招待客人的礼仪
B) 朋友之间的情谊
C) 离别时的祝福 -
“遥知陌上罗敷女”中的“罗敷女”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朋友的离别
C) 贫穷的生活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王之涣
- 《送友人》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别》与《送赵信州二首》都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但《送别》更侧重于对友人离去的直接感受,而《送赵信州二首》则通过更丰富的意象和社交背景,展现士人之间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