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时间: 2025-01-06 08:25:32

塞雁先荒徼,雕弓莫射渠。

心怀南向意,足有北来书。

翔集鸿毛迅,缄题鸟迹疏。

上言存魏阙,下说厌穹庐。

陇右平安远,云中探报虚。

不知子卿妇,锦字托谁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塞雁先荒徼,雕弓莫射渠。
心怀南向意,足有北来书。
翔集鸿毛迅,缄题鸟迹疏。
上言存魏阙,下说厌穹庐。
陇右平安远,云中探报虚。
不知子卿妇,锦字托谁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诗的开头提到北雁飞过荒凉的边境,不应再用雕弓射击它们。诗人心中怀有南方的思念,有来自北方的书信。轻盈的鸿毛如飞翔般迅速,鸟儿留下的痕迹也显得稀疏。上面提到魏国的宫阙,下面则是对穹庐的厌倦。陇右的安宁遥远,而云中传来的消息却是虚幻的。不知道你们的妻子和孩子,锦字托付给谁呢?

注释

  • 塞雁:指北方迁徙的雁,象征着遥远的思念。
  • 雕弓:雕刻精美的弓,代表着射击的武器。
  • 南向意:向南方的思念之情。
  • 北来书:从北方寄来的信件。
  • 翔集:飞行聚集,形容鸟儿的飞翔。
  • 缄题:封缄和题写,指鸟迹被记录的状态。
  • 魏阙:指魏国的宫阙,象征权力与地位。
  • 穹庐:指天空中的茅屋,隐喻对生活的厌倦。
  • 陇右:地名,指西部的边陲地区,象征遥远与安全。
  • 锦字托:用锦绣的字句寄托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纯,号石湖,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在当时有很高的声誉,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隐居竹溪草堂期间,表达了他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和思念之情,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便以“塞雁”引入,北方雁群的飞过引发了诗人的思考,象征着思乡和对亲人的牵挂。诗中的“雕弓莫射渠”则是对战争与纷争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接下来的“心怀南向意,足有北来书”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向往南方的安宁,又不得不面对北方的现实。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而细腻,尤其是“翔集鸿毛迅,缄题鸟迹疏”,通过鸟儿的飞翔与痕迹,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的“锦字托谁欤”更是抒发了对亲人安危的关心,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塞雁先荒徼:北方的雁飞过荒凉的边境,暗示远方的孤独。
  2. 雕弓莫射渠:不应再用弓箭去捕猎这些雁,传达了对战争的厌倦。
  3. 心怀南向意:心中向往南方的宁静。
  4. 足有北来书:收到来自北方的书信,显示出与外界的联系。
  5. 翔集鸿毛迅:鸟儿飞翔的迅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6. 缄题鸟迹疏:鸟留下的稀疏痕迹,暗示着不确定性与距离。
  7. 上言存魏阙:提到魏国的宫阙,象征着权力的渴望。
  8. 下说厌穹庐:对简陋生活的厌倦。
  9. 陇右平安远:遥远的陇右象征着安全的渴望。
  10. 云中探报虚:云中传来的消息是虚幻的,体现对现实的失望。
  11. 不知子卿妇:对妻子和儿女的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塞雁”比喻思乡之情。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战争的厌倦以及对亲人的关心,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塞雁:象征思乡与孤独。
  2. 雕弓:象征战争与厌倦。
  3. 鸿毛: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4. 魏阙:象征权力与地位。
  5. 云中:象征虚幻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塞雁”代表什么?

    • A. 战争
    • B. 思乡
    • C. 亲情
    • D. 自然
  2. “雕弓莫射渠”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向往
    • B. 厌倦
    • C. 感慨
    • D. 怀念
  3. “不知子卿妇”中,诗人对谁表示关心?

    • A. 朋友
    • B. 妻子与孩子
    • C. 同僚
    • D. 兄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与刘克庄:王维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与隐逸生活,而刘克庄则更多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古诗文赏析》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