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并序》
时间: 2025-01-14 10:30:46意思解释
齐天乐 并序
作者: 姚燮 〔清代〕
原文展示:
疏篱矮屋无人整,荒他十年佳树。
芍幌烟苗,芦漪夜火,赢得天涯愁句。
宾鸿半去。只剩个飘鸥,老依江渚。
絮被篝灯,玉玲珑馆借廊住。
乡城悬七百里,秋风怜毷氉,归计频误。
踠地杨枝,横波芰叶,又过今秋凉雨。
家贫累苦。便侬在他乡,也悲衰暮。
待返柴门,雪檐听雀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乡村图景:疏落的篱笆和矮小的房屋,十年来未曾整理,荒废了美好的树木。烟雾缭绕的芍药,夜晚的芦苇摇曳,带来了无尽的愁苦。鸿雁已飞走一半,只剩下孤零的鸥鸟,依偎在江边。灯光下的絮状物,借着玲珑的廊子栖息。思乡的心情愈发沉重,秋风轻拂,频繁的归乡计划总是落空。杨枝在地上踱步,水波荡漾,秋雨又一次悄然降临。身处异乡,生活贫寒艰辛,心中充满了对衰老与孤独的悲伤。期待着回到柴门,雪檐下听到雀鸟的鸣叫。
注释:
- 疏篱: 稀疏的篱笆,意指荒凉。
- 芍幌: 芍药的花朵。
- 芦漪: 指芦苇摇曳时的样子。
- 宾鸿: 指鸿雁,象征离别与思乡。
- 江渚: 指江边的小洲。
- 玉玲珑馆: 形容精致的房屋。
- 乡城: 家乡的城镇。
- 踠地: 形容慢慢走动的样子。
- 芰叶: 指水生植物的叶子,暗示秋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是清代的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忧愁的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齐天乐 并序》创作于作者流亡生涯之时,生活的困顿和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激发了他对流浪生活的深切感慨。
诗歌鉴赏:
《齐天乐 并序》是一首充满乡情与忧伤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个荒凉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开头以“疏篱矮屋无人整”呈现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仿佛没有人来打理这片土地,接着提到“荒他十年佳树”,更是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在芍药、芦苇等自然意象中,融入了自己的愁苦,似乎每一处景物都在诉说着他的孤独和无奈。
中间部分提及“宾鸿半去”,这个意象不仅描绘了鸿雁的去向,更隐喻了离别和失落,令人感受到思乡的苦楚。最后几句“家贫累苦”,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虽然在他乡,仍然对故乡充满思念,期待着能够回到温暖的家中,听到雀鸟的欢鸣。这种对生活的反思和对故乡的渴望,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核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乡愁情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疏篱矮屋无人整: 描绘了一个被遗忘的乡村,篱笆稀疏,小屋矮小,暗示孤独与荒凉。
- 荒他十年佳树: 十年来无人打理,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流逝。
- 芍幌烟苗,芦漪夜火: 自然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愁苦的氛围。
- 赢得天涯愁句: 诗人因身在天涯,产生了无尽的忧愁。
- 宾鸿半去: 离别的隐喻,鸿雁已飞去一半,象征着孤独与失落。
- 只剩个飘鸥,老依江渚: 只剩孤鸥,暗示诗人的孤独与无依。
- 乡城悬七百里: 乡城离诗人遥远,强调了思乡之情的沉重。
- 秋风怜毷氉,归计频误: 秋风中充满怜惜,归乡的计划总是落空。
- 踠地杨枝,横波芰叶: 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秋雨的来临与孤独的心情。
- 家贫累苦: 生活的艰辛,表现了对命运的无奈。
- 便侬在他乡,也悲衰暮: 身处异乡,依然感到衰老与孤独。
- 待返柴门,雪檐听雀语: 对归乡的期待,渴望回到温暖的家。
修辞手法:
- 比喻: “宾鸿半去”,将鸿雁比作离别的象征。
- 拟人: “秋风怜毷氉”,赋予秋风以情感。
- 对仗: 诗句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困境的反思。通过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温暖家园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疏篱: 象征荒凉。
- 芍药: 代表美好的回忆。
- 鸿雁: 代表离别与思乡。
- 江渚: 代表孤独的栖息地。
- 雀语: 代表温暖的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宾鸿”象征什么?
- A. 归乡的希望
- B. 离别与失落
- C. 自然的美
- D. 生活的困苦
-
“待返柴门,雪檐听雀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家乡的怀念
- B. 对生活的满足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孤独的接受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 诗中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
- 杜甫《月夜忆舍弟》: 描绘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加细腻,背景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燮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