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岁以诗一编进孝宗圣语且许其清新骤蒙擢》

时间: 2025-01-04 08:52:15

襄阳孟浩然,床下谒至尊。

一语不合意,放还归里门。

我诗虽不工,骑马入帝阍。

饱暖自兹始,永怀明主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襄阳孟浩然,床下谒至尊。
一语不合意,放还归里门。
我诗虽不工,骑马入帝阍。
饱暖自兹始,永怀明主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襄阳的孟浩然,曾在床下拜谒天子。因一句话没有说到心意,就被送回了家门。我所作的诗虽然不够精致,但骑马进入了皇宫。自此以后,我的生活得到了温饱,心中永远怀念明主的恩德。

注释:

字词注释:

  • 襄阳:地名,指襄阳城,位于今湖北省。
  •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闻名。
  • 至尊:指皇帝,最高的统治者。
  • 帝阍:指皇宫的门,象征地位和尊严。
  • 饱暖:指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 明主:指英明的统治者。

典故解析:

  • 孟浩然床下谒至尊:指孟浩然曾经在床下拜见皇帝,表现出对权臣的尊重与谦卑。
  • 骑马入帝阍:象征着作者获得了进入皇宫的机会,暗喻升迁和被重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对时局的关心和对明主的感恩。姜特立的诗歌常蕴含对人生的思考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甲辰年,正值南宋时期,政治动荡,诗人对明主的感恩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在诗中得以体现。作者经过一番努力,获得了朝廷的重用,因此表达了对明主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话和叙述的方式,展示了诗人与明主之间的关系。开头提到孟浩然,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暗示了诗人对文学的敬仰。诗中“床下谒至尊”,展现了对权力的尊重,而“一语不合意,放还归里门”则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无奈,诗人用简短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中遭遇挫折的无奈与遗憾。

接下来的“我诗虽不工,骑马入帝阍”则表现出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谦逊,同时也显露出他能够进入皇宫的自豪感。最后两句“饱暖自兹始,永怀明主恩”更是将主题升华,表达了对明主的感激。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描写,揭示了政治与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襄阳孟浩然,床下谒至尊。
    诗人提到孟浩然,暗示自己在文学上受到前辈的影响,同时强调自己对皇权的敬重。

  2. 一语不合意,放还归里门。
    由于意见不合,诗人被迫离开,表现出政治交流的艰难。

  3. 我诗虽不工,骑马入帝阍。
    自谦的同时表达了一种荣幸,能够进入皇宫,享受权力的光环。

  4. 饱暖自兹始,永怀明主恩。
    生活的改善与对明主的感恩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感恩之心的坚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饱暖自兹始,永怀明主恩”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骑马入帝阍”比喻进入权力中心,象征着地位和荣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叙述诗人与明主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明主的感激与对政治与个人命运的思考,反映了时代的复杂和诗人的心路历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襄阳:象征着文化与历史的积淀。
  • 床下:代表谦卑与尊重,暗指对权威的敬畏。
  • 骑马:象征着地位的提升与荣耀。
  • 明主恩:象征着仁爱与庇护,体现政治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 A. 李白
    • B. 孟浩然
    • C. 杜甫
  2. “骑马入帝阍”中的“阍”指的是什么?

    • A. 大门
    • B. 皇宫
    • C. 庭院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反映了对国家和明主的忧虑与感慨,表达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姜特立的政治关怀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