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燕邸洋川公养浩堂画二首》

时间: 2025-01-04 07:29:55

拥膝度残腊,攀条惊早春。

陈郎浮竹叶,著我北归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燕邸洋川公养浩堂画二首
(作者:黄庭坚)

拥膝度残腊,攀条惊早春。
陈郎浮竹叶,著我北归人。

白话文翻译:

在残冬腊月时节,我抱膝坐在这里,感受着春天的早期气息。看那陈郎在水面上漂浮着的竹叶,仿佛在告诉我,北归的人已开始启程。

注释:

  • 拥膝:抱膝,指坐着的时候把膝盖抱住,给人一种思考或沉思的姿态。
  • 残腊: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末。
  • 攀条:攀着树枝,形容春天的来临,树木开始发芽。
  • 陈郎:可能指一个名叫陈的朋友或诗人。
  • 浮竹叶:竹叶漂浮在水面上,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北归人:指回北方的人,可能意味着离别或归乡。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抱膝思春”可以理解为一种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反映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推崇王羲之,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在岁月流逝中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索。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情感的流露,描绘了冬末春初的自然景象。诗的开头“拥膝度残腊”展示了诗人独自坐在窗前,思索着时光的流逝和春天的到来。腊月的寒冷与早春的气息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传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期待。

接着,诗中提到“陈郎浮竹叶”,不仅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画面,也让人联想到友人的陪伴与离别的感伤。竹叶在水面上漂浮,似乎在提醒着诗人,即使身处寒冬,春天也在向他招手。最后一句“著我北归人”则让整首诗有了情感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巧妙,既有自然的生机,又充满了人情的温暖,体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拥膝度残腊: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 攀条惊早春:春天的气息在树枝上萌发,给诗人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生机。
    • 陈郎浮竹叶:通过朋友的竹叶,连接了人与自然,友谊与季节的变化。
    • 著我北归人:引发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归乡的向往,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叶漂浮比作春天的到来,形象而生动。
    • 拟人:让自然景物具有人情味,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诗上联下联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季节变迁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展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 残腊:象征着寒冷和沉闷,反映了时间的流逝。
  • 早春:代表着生机与希望,象征着新生和未来的可能性。
  • 竹叶:在中国文化中,竹子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竹叶的漂浮则暗示着友谊的轻盈与流动。
  • 北归人:象征着归乡和离别的主题,包含了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残腊”指的是哪个月份? a) 腊月
    b) 正月
    c) 春天

  2. “攀条惊早春”中的“条”指的是? a) 树枝
    b) 河流
    c) 草地

  3. 诗中提到的“北归人”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春天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腊月
  2. a) 树枝
  3. b) 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对比黄庭坚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但黄庭坚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加注重个体的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