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
时间: 2025-01-04 09:41: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
作者:黄庭坚 〔宋代〕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
读罢清风生麈尾,吟余新月度檐牙。
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
笔力有余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白话文翻译
诗人用心雕琢的诗句如同无瑕的美玉,淡淡的墨迹在纸上仿佛秋天的雁阵斜飞。读完这首诗,清风似乎从笔下飘荡而出,吟唱之余,明月透过屋檐映照而来。我明白自己的学问浅薄没有老师的指导,只能强作姿态掩盖眼前的繁华。笔力虽有余,但心中却先显出怯懦,真正的诗句却能超越夫差的成就。
注释
字词注释:
- 琢句: 精雕细琢的诗句。
- 淡墨: 轻淡的墨迹,形容诗句的清新。
- 麈尾: 指笔的尾部,这里比喻清风。
- 檐牙: 指屋檐的边缘,形容新月的形态。
- 拙学: 学识浅薄。
- 遮眼花: 形容用言辞掩盖内心的真实感受。
- 笔力: 写作能力或气势。
- 践: 踏上,承载。
典故解析:
- 夫差: 春秋时期的吴王,以武勇著称,此处引申为成就卓著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涧溪隐士。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及政治家,主张诗歌要有真情实感,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婉约和豪放兼具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受当时诗坛氛围及个人境遇影响,他以反讽的手法表达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和自我的谦卑。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是一首充满自省与哲思的诗作。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创作的深刻理解与反思。开头两句通过“琢句玉无瑕”的比喻,表现出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以及对字句精美的渴望,展示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而随后的“读罢清风生麈尾,吟余新月度檐牙”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诗句带来了清风与明月,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创作生涯,直言“自知拙学无师匠”,表现出对自己才能的谦卑与不足。他意识到虽然在技巧上有所积累,但真正的诗歌内涵却需要更深的理解与体会。在最后两句中,他更是表现出一种对比:虽然笔力充沛,但心中却先有怯意,这种矛盾的心理揭示了艺术创作的艰辛与内心的挣扎。
整首诗在轻松的表面下,掩藏着深厚的思考与自我批判,体现了黄庭坚对诗歌的热爱与对自我的真实认识,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翁琢句玉无瑕:诗人精雕细琢的诗句如同无瑕的美玉,表明对文字的追求。
- 淡墨稀行秋雁斜:墨迹淡薄,仿佛秋天的雁阵,意在表达诗句的清逸。
- 读罢清风生麈尾:读完诗句,仿佛清风拂起,传达了诗的清新感。
- 吟余新月度檐牙:吟咏之后,明月透过屋檐,形成了美丽的意境。
- 自知拙学无师匠:自觉学识浅薄,没有指导者。
- 要且强言遮眼花:不由自主地用言辞掩饰眼前的繁华事物。
- 笔力有余先示怯:尽管写作能力强,但心中却先显出怯懦。
- 真成句践胜夫差:真正的诗句能够超越成就卓越的夫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句比作无瑕的美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清风生麈尾,新月度檐牙”,对称工整,增添了音韵美。
- 反讽:通过自谦的方式表现出对自我能力的深刻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黄庭坚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个人对自身不足的清醒认识,表现出一种谦逊与自省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琢句:象征工匠精神与对艺术的追求。
- 秋雁:引申为孤独与思乡之情。
- 清风:象征诗歌的清新与自然。
- 新月: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翁琢句的形象象征了什么?
- A. 诗句的平凡
- B. 诗句的精美
- C. 诗人的懒惰
-
“自知拙学无师匠”中的“拙学”指的是什么?
- A. 学识丰富
- B. 学问浅薄
- C. 技能高超
-
诗中提到的“夫差”主要象征了什么?
- A. 伟大的成就
- B. 失败的象征
- C. 诗歌的技巧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苏轼的风格在许多方面相似,二者都展现出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的思考。黄庭坚的诗更注重内心的自省,而苏轼则多表现豪放与奔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研究》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典文学史》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的深刻内涵及黄庭坚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