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奉圣寺千佛阁四首》

时间: 2025-01-17 08:48:06

一只奇峰入眼中,看来只只是奇峰。

好山道是无重数,少说青苍十万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奉圣寺千佛阁四首
作者: 杨万里

一只奇峰入眼中,
看来只只是奇峰。
好山道是无重数,
少说青苍十万重。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座奇特的山峰映入我的眼帘,
看上去仅仅是一座奇峰而已。
真正好的山不止这一座,
就算只提到青翠的山峦,也有十万重。

注释:

  • 奇峰:指形状独特的山峰。
  • 青苍:指青色和苍色,常用来形容山的颜色,表示层峦叠嶂。
  • 重数:数量之多,表示山的层次和数量。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美的发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水的崇拜。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写景抒怀见长,特别擅长描绘山水风光。

创作背景:

《登奉圣寺千佛阁四首》是杨万里在奉圣寺游玩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在观赏美丽山水时的感受与思考。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山水数量及美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诗人内心的感悟。开篇“一只奇峰入眼中”,简短直接,便引发读者的好奇。接下来的“看来只只是奇峰”,令人体会到诗人对这座山峰的欣赏,似乎在表达一种简单而又纯粹的美感。然而,诗人并不止步于此,随后的“好山道是无重数”则引导读者看到更为广阔的视野,山的美丽并非孤立,而是成群结队、层出不穷的存在。最后一句“少说青苍十万重”,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山的数量之多,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壮丽,突显出诗人心中的震撼与敬畏。整首诗既有对具体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又蕴含了哲理性思考,体现出诗人对山水的深情厚意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一只奇峰入眼中”:描绘了一个奇特的山峰,带出景色的美丽。
    2. “看来只只是奇峰”:表示这座山峰在诗人眼中是独特的,但并不止于此。
    3. “好山道是无重数”:强调山的美丽是无穷无尽的。
    4. “少说青苍十万重”:用夸张手法表现山的层次之多,展现壮观景象。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奇妙的存在,形象生动。
    • 夸张:通过“十万重”来强调山的数量之多,增强了诗的气势。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欣赏与感悟,反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观。

意象分析:

  • 奇峰:象征着独特、非凡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自然的神奇。
  • 青苍:代表着山的青翠,象征着生命和活力,传达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奇峰”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一座普通的山
    B. 一座独特的山
    C. 一座平坦的山

  2. 诗中提到的“青苍”主要形容什么? A. 山的颜色
    B. 天空的颜色
    C. 水的颜色

  3. 作者杨万里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作者:王维,主题与自然景观密切相关。
  • 《夜泊牛渚怀古》:作者:李白,描写自然与历史的结合。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杨万里的《登奉圣寺千佛阁四首》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但王维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诗意,表现出一种隐逸的情怀;而杨万里则更强调山水的壮观与数量,展现出一种宏伟的气势。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