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暖雨无情漏几丝。牧童斜插嫩花枝。小田新麦上场时。汲水种瓜偏怒早,忍烟炊黍又嗔迟。日长酸透软腰支。
白话文翻译:
温暖的雨丝无情感地漏下几缕。牧童斜斜地插着嫩花枝。小田里的新麦开始上场。汲水种瓜时偏偏生气来得太早,忍着烟火煮黍米时又嫌太迟。漫长的日子里,腰肢酸软透了。
注释:
- 暖雨:温暖的雨水。
- 漏几丝:形容雨丝细小。
- 牧童:放牛的儿童。
- 斜插:斜着插入。
- 嫩花枝:初开的花枝。
- 小田:小块的田地。
- 新麦:刚收割的麦子。
- 上场:开始收割。
- 汲水:取水。
- 种瓜:种植瓜果。
- 偏怒早:偏偏生气来得早。
- 忍烟:忍受烟火。
- 炊黍:煮饭。
- 又嗔迟:又嫌太迟。
- 日长:日子漫长。
- 酸透:极度酸痛。
- 软腰支:柔软的腰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双卿(约1660-1722),清代诗人,字子山,号梅庵,江苏吴县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田园生活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辛劳。诗中通过对雨、牧童、新麦、种瓜、炊黍等元素的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深情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一个片段,通过对暖雨、牧童、新麦、种瓜、炊黍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辛劳。诗中“暖雨无情漏几丝”一句,以“无情”形容暖雨,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牧童斜插嫩花枝”则通过牧童的形象,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小田新麦上场时”一句,描绘了农忙时节的景象,体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汲水种瓜偏怒早,忍烟炊黍又嗔迟”则通过种瓜和炊黍的细节,展现了农民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致感受。最后“日长酸透软腰支”一句,以腰肢的酸痛,表达了农民在漫长日子里的辛劳和疲惫。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暖雨无情漏几丝”:以“无情”形容暖雨,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牧童斜插嫩花枝”:通过牧童的形象,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小田新麦上场时”:描绘了农忙时节的景象,体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
- “汲水种瓜偏怒早,忍烟炊黍又嗔迟”:通过种瓜和炊黍的细节,展现了农民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致感受。
- “日长酸透软腰支”:以腰肢的酸痛,表达了农民在漫长日子里的辛劳和疲惫。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暖雨无情漏几丝”中的“无情”,赋予了暖雨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汲水种瓜偏怒早,忍烟炊黍又嗔迟”中的“偏怒早”与“又嗔迟”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深情。诗中通过对雨、牧童、新麦、种瓜、炊黍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辛劳,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暖雨: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以温暖和生机。
- 牧童: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新麦:象征着丰收和希望。
- 种瓜、炊黍:象征着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的细致感受。
- 软腰支:象征着农民在漫长日子里的辛劳和疲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暖雨无情漏几丝”中的“无情”是指什么? A. 暖雨没有感情 B. 暖雨给人带来不便 C. 暖雨给人带来温暖 D. 暖雨给人带来生机
-
诗中“牧童斜插嫩花枝”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牧童在放牛 B. 牧童在插花 C. 牧童在玩耍 D. 牧童在休息
-
诗中“小田新麦上场时”中的“上场”是指什么? A. 新麦开始收割 B. 新麦开始播种 C. 新麦开始成熟 D. 新麦开始运输
-
诗中“汲水种瓜偏怒早,忍烟炊黍又嗔迟”中的“偏怒早”和“又嗔迟”分别表达了什么? A. 种瓜时生气来得早,炊黍时嫌太迟 B. 种瓜时嫌太早,炊黍时生气来得迟 C. 种瓜时嫌太早,炊黍时嫌太迟 D. 种瓜时生气来得早,炊黍时生气来得迟
-
诗中“日长酸透软腰支”中的“酸透”和“软腰支”分别表达了什么? A. 腰肢极度酸痛,柔软的腰肢 B. 腰肢极度酸痛,僵硬的腰肢 C. 腰肢轻微酸痛,柔软的腰肢 D. 腰肢轻微酸痛,僵硬的腰肢
答案:
- A
- B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诗词对比:
- 贺双卿的《浣溪沙》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但贺双卿的诗更多地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辛劳和疲惫,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清代诗歌鉴赏辞典》
- 《贺双卿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