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象冈太史还朝》
时间: 2025-01-04 07:55: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何象冈太史还朝
彤云翘首是承明,迢递长安事远征。
客里数梅疏放腊,禁中千柳待舒晴。
商宗梦帝欣逢说,汉室安刘定相平。
入座正呼何次道,登瀛新挟董双成。
鸡林鬻去香山句,凤藻赓来柏殿声。
万姓只今看捧日,中朝端此赖调羹。
已知开阁平津盛,徒愧通家北海名。
遂以过庭劳缓颊,翻从祖帐恋交情。
银鱼捧别馀烟墅,铜狄摩空想玉京。
一曲骊歌天万里,蓬莱高隔五仙城。
白话文翻译
彤云翘首,仿佛是承明之日,遥远的长安传来征战的消息。
客居他乡,梅花已经在腊月时节悄然绽放,禁苑中的千柳也在期待着阳光的照耀。
商宗梦中与帝王相会,欢欣鼓舞地谈论,汉室也安定了刘氏的平衡。
入座时正呼唤何次的名字,登上瀛洲新挟着董双成的才华。
在鸡林出售香山的诗句,凤藻再来则是柏殿的音声。
万民如今只看捧日的盛景,中朝的和谐正仰赖于这个调羹。
已知平津的阁楼开设得很盛大,唯独感到愧疚的是通家来自北海的名声。
因此在庭院中忙碌劳累,心中却仍牵挂着与祖先的情谊。
银鱼捧着别离的余烟墅,铜狄则空想玉京的美好。
一曲骊歌遥远天际,蓬莱仙境高隔在五仙城。
注释
- 彤云:红色的云,形容光景明媚。
- 承明:指明亮的时期或朝代。
- 迢递:遥远,形容路途的艰辛。
- 腊:腊月。
- 禁中:指皇宫内。
- 商宗:商朝的宗主,指商朝的统治者。
- 汉室:指汉朝。
- 正呼何次道:入座时正呼叫何次。
- 登瀛:登上瀛洲,瀛洲是传说中的仙境。
- 银鱼、铜狄: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遂球,明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尤其以意象丰富和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黎遂球送别何象冈太史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前途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开篇以“彤云翘首”引入,描绘出一幅光明的图景,象征着希望和繁荣。接着诗人通过“迢递长安事远征”展示了对远方征战的忧虑与思念,同时也表明了对国家安定的期盼。诗中通过“客里数梅疏放腊”与“禁中千柳待舒晴”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环境下的孤独与期待。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还使得情感愈加深厚。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提到“商宗梦帝欣逢说,汉室安刘定相平”,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及对国家未来的寄托。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彤云翘首是承明: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象,寓意光明的前途。
- 迢递长安事远征:表现对长安的关心与忧虑。
- 客里数梅疏放腊:身处他乡,感受到梅花的孤独之美。
- 禁中千柳待舒晴:对美好春天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孤独相提并论,增强情感。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与思念,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与对友人的珍重,体现了诗人胸怀天下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彤云:希望与光明。
- 梅:孤独与坚韧。
- 柳:柔情与期待。
- 梦: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彤云”象征着什么? A. 灾难
B. 希望
C. 迷茫 -
诗人对长安的态度是: A. 忽视
B. 担忧
C. 赞美 -
“禁中千柳待舒晴”中“千柳”指的是什么? A. 柳树
B. 梅花
C. 竹子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同样表达送别的情感,但更加直接与豪放,而《送何象冈太史还朝》则更为细腻和含蓄。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