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词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5:55:53

黄云万里雁横秋,紫塞千山拥戍楼。

碛里月明人尽望,笛声吹彻古凉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云万里雁横秋,紫塞千山拥戍楼。
碛里月明人尽望,笛声吹彻古凉州。

白话文翻译:

在深秋的天空中,成群的雁在黄云之上飞翔,万里无际;在紫色的边塞,千山环绕着戍楼。
沙碛上明亮的月光下,所有的人都在凝望,悠扬的笛声飘荡,传遍了古老的凉州。

注释:

  • 黄云:指秋天的黄昏,黄云密布。
  • 雁横秋:雁群在秋天的天空中横飞,象征着迁徙和季节的变迁。
  • 紫塞:指边塞地区,紫色的山峦象征着边疆的苍凉。
  • 戍楼:守卫边疆的楼阁,表示军事防御。
  • :沙碛,指沙漠或沙地。
  • 月明:明亮的月光,渲染出孤独的氛围。
  • 古凉州:指古时候的凉州,位于今甘肃省,历史上是重要的军事和商业重镇。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曹鉴微,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边塞风光与战争生活,常以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对边疆的思考。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边塞,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边防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家国的忧虑及边疆士兵的辛劳。

诗歌鉴赏:

这首《边词 其二》以其浓厚的边塞气息和深远的历史意蕴,展现了清代边防的特殊景观与士兵的孤独心境。开篇的“黄云万里”将读者引入一个辽阔的秋日景象,黄云和大雁的意象相互交融,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而“紫塞千山”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苍凉感,紫色的山峦仿佛在诉说着无数的悲壮故事。诗中“戍楼”一词,既是地理的标识,也是历史的象征,暗示着无数守卫边疆的英雄。

下联的“碛里月明人尽望”构建了一个朦胧而惆怅的画面,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士兵们在这片明亮的环境中,似乎在渴望着什么,或是对家乡的思念,或是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一句“笛声吹彻古凉州”则通过音乐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又悠远的氛围,笛声穿透了时空,传递着一种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在边塞生活的士兵们内心的孤独与思乡情怀,既是对边疆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黄云万里雁横秋:描绘了深秋的天空,黄云密布,雁群在空中飞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季节的变换。
    2. 紫塞千山拥戍楼:紫色的山峦环绕着戍楼,给人一种苍凉感,暗示了边疆的防务和士兵的生活。
    3. 碛里月明人尽望:沙碛上明亮的月光下,士兵们在凝望,渲染出一种孤独和思念的情感。
    4. 笛声吹彻古凉州:笛声穿透了古凉州,传递着悠远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黄云、雁群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离别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月光、笛声等意象交织,使情景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边塞的景象和士兵的情感,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黄云: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意味着时间的流逝。
  • :迁徙的雁群象征着离别与思乡。
  • 戍楼:象征着边疆的守卫和士兵的责任。
  • 月明:象征着孤独与思念,映衬出士兵的内心情感。
  • 笛声:悠扬的笛声传达出一种古老的情感,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2. “碛里月明”中的“碛”指的是什么?
      a. 山
      b. 河
      c. 沙碛
      d. 草原

    3. 诗中提到的“古凉州”是指哪个地方?
      a. 今新疆
      b. 今甘肃
      c. 今陕西
      d. 今内蒙古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中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更多地展现了人们的豪情壮志,而《边词 其二》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边塞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边塞诗选集》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