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道中》

时间: 2025-01-03 13:37:28

晨发瞻长路,苍凉映晓暾。

寒藤萦古木,野竹翳荒村。

径合黄茅盛,山连碧雾昏。

垂堂宁敢论,去去任乾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忠州道中

晨发瞻长路,苍凉映晓暾。
寒藤萦古木,野竹翳荒村。
径合黄茅盛,山连碧雾昏。
垂堂宁敢论,去去任乾坤。

白话文翻译

清晨出发,遥望漫长的道路,苍凉的风景映衬着晨曦。
寒冷的藤条缠绕着古老的树木,野生的竹子遮蔽了荒凉的村庄。
小径上黄茅丛生,山峦与碧雾相连,显得昏暗而朦胧。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哪里敢谈论什么呢?只好任凭天地的变迁。

注释

字词注释

  1. 晨发:早晨出发。
  2. :仰望,远望。
  3. 苍凉:形容景色荒凉,气氛冷清。
  4. 晓暾:晨曦,清晨的阳光。
  5. 寒藤:寒冷的藤蔓植物。
  6. :缠绕。
  7. :遮蔽。
  8. 荒村:荒凉的村庄。
  9. 径合:小路交汇。
  10. 黄茅:一种野生禾草。
  11. 碧雾:青绿色的雾气。
  12. 垂堂:指堂屋,表示家宅。
  13. 宁敢论:哪里敢谈论。
  14. 去去任乾坤:随意离去,任凭天地变化。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其描写的自然景象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承恩,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

创作背景
《忠州道中》创作于诗人旅行途中,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心境的关系。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诗歌鉴赏

《忠州道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苍凉而又宁静的氛围。开篇“晨发瞻长路”,即刻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旅行状态,展现了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对远方的向往。接下来,诗人通过“寒藤萦古木,野竹翳荒村”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体现了自然的冷清与人迹罕至的荒凉感。

在“径合黄茅盛,山连碧雾昏”中,诗人通过对小路与山峦的描写,深化了对自然的感悟,表现出一种迷茫与无奈。而最后一句“垂堂宁敢论,去去任乾坤”,则从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上升到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顺其自然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晨发瞻长路:清晨出发,眺望远方的道路,表现出出行的决心与远方的期盼。
  2. 苍凉映晓暾:苍凉的景色在晨曦中显得更加清晰,体现了自然的冷清与孤独。
  3. 寒藤萦古木:寒冷的藤蔓缠绕在古老的树木上,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
  4. 野竹翳荒村:野生的竹子遮蔽了荒凉的村庄,表现出自然的繁盛与人类生活的荒凉对比。
  5. 径合黄茅盛:小路上长满了黄茅,展现出自然的生机,然而也隐含着荒凉的景象。
  6. 山连碧雾昏:山峦与青雾相连,形成一种朦胧的氛围,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
  7. 垂堂宁敢论:面对这样的景象,个人的想法显得微不足道,表现出谦卑与自省。
  8. 去去任乾坤:随意离去,任凭天地的变化,表达了一种随和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修辞手法

  1.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寓意人生的哲理。
  2.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景色更具生动性。
  3. 对仗:如“寒藤萦古木,野竹翳荒村”,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命运的无奈,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晨曦: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2. 苍凉:代表孤独与无奈。
  3. 古木:象征着历史与时间的流逝。
  4. 野竹:表现自然的生机与人类的渺小。
  5. 黄茅:象征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6. 碧雾:代表神秘与朦胧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晨发瞻长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迷茫
    B. 希望
    C. 无奈

  2. “寒藤萦古木”中的“寒藤”主要象征什么? A. 生机
    B. 冷清
    C. 繁荣

  3. 诗人最后一句“任乾坤”表达了他对什么的态度? A. 生活的掌控
    B. 顺其自然
    C. 追求名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居秋暝》
  2. 李白《夜泊牛津》
  3.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孙承恩的《忠州道中》更强调旅途的孤独与人生的哲理,而王维的诗则更多突出山水的恬静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诗词鉴赏》
  2. 《明代诗人研究》
  3. 《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孙承恩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