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南乡检旱纪所见》

时间: 2025-01-19 15:31:32

分宜南北两乡分,路入南乡过所闻。

荞麦满山明积雪,晚禾匝野涨黄云。

寸田必垦怜农父,五斗空餐愧令君。

惜许早田成旱损,不成乐岁答民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入南乡检旱纪所见
许及之 〔宋代〕

分宜南北两乡分,
路入南乡过所闻。
荞麦满山明积雪,
晚禾匝野涨黄云。
寸田必垦怜农父,
五斗空餐愧令君。
惜许早田成旱损,
不成乐岁答民勤。


白话文翻译:

南北两乡分开,
路进入南乡时所听到的。
荞麦满山如白雪,
晚稻涌起如黄云。
寸田必定要耕种,怜悯农夫的辛苦,
五斗饭空吃,愧对君主的关怀。
可惜早田因干旱而受损,
未能丰收来回报百姓的辛勤。


注释:

  • 分宜:分开、适宜的意思,这里指南北两乡的分界。
  • 荞麦:一种粮食作物,诗中形容其白色的花朵像积雪。
  • 晚禾:指晚稻,成熟的稻谷。
  • 寸田必垦:寸土必争,强调农民对土地的珍惜与耕种的执着。
  • 五斗:古代指代一定量的稻米,此处指农民的生活困境。
  • 乐岁:丰收的年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及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以描写乡土风情和农民生活见长,风格质朴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南乡地区,反映了当时的干旱情况及农民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自然灾害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乡的自然景观与农田的现状,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干旱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南北乡村的地理分界,紧接着引入自然景象:荞麦和晚禾,前者如雪,后者如云,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丰收的希望。然而,诗人却用“寸田必垦”和“五斗空餐”透露出农民的艰辛,尽管地少,却仍然拼命耕作,生活依旧困苦,体现了一种对农民勤劳与苦难的同情。

最后,诗人感叹早田因干旱而损失,无法实现丰收,这不仅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遗憾,也是对自然灾害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乡土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分宜南北两乡分:描绘乡村的自然界限,设定诗的空间背景。
  • 路入南乡过所闻:进入南乡,所见所闻,使读者感受到诗人身临其境的体验。
  • 荞麦满山明积雪:荞麦花开如雪,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晚禾匝野涨黄云:成熟的稻谷在田野中泛黄,像黄云般铺展,象征丰收的希望。
  • 寸田必垦怜农父:强调农民对土地的珍惜与无奈,表达对他们辛劳的怜悯。
  • 五斗空餐愧令君:农民的贫困,虽有粮却无米可食,表现出对社会责任的自觉。
  • 惜许早田成旱损:对自然灾害的叹息,显示出对农民命运的关心。
  • 不成乐岁答民勤:无法实现丰收,无法回报农民的辛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使意象生动且富有表现力。比如用“荞麦满山明积雪”与“晚禾匝野涨黄云”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全诗集中体现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对自然灾害的唏嘘,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体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荞麦:象征勤劳与希望。
  • 晚禾:象征丰收与温暖的未来。
  • 寸田:象征耕作的艰辛与对土地的珍视。
  • 黄云:象征丰收的希望与自然变化。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主题,反映出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寸田”象征着什么? A. 丰收的希望
    B. 农民的辛苦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2.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 A. 荞麦满山明积雪
    B. 五斗空餐愧令君
    C. 不成乐岁答民勤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A. 积雪与黄云
    B. 风与雨
    C. 日出与日落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悯农》— 李绅
  • 《村居》— 高鼎

诗词对比: 许及之的《入南乡检旱纪所见》与李绅的《悯农》均反映了农民的艰辛与对土地的珍视。李绅通过“锄禾日当午”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辛劳,传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而许及之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了对自然灾害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古诗词名篇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