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塔在高巘,来登最上头。
钟从天外落,云傍槛边浮。
海气浑如雨,江声半是秋。
中流无障蔽,一望已全收。
白话文翻译:
这座孤独的塔屹立在高高的山巅,今天我攀登到它的顶端。
钟声宛如从天外传来,云雾环绕在栏杆旁。
海上的气息湿润,仿佛像下雨一样,江水的声音似乎带着秋天的气息。
在河流的中间没有障碍,一眼望去,所有的景象尽收眼底。
注释:
- 孤塔:指独立而高耸的塔,象征孤独与高洁。
- 高巘:高耸的山巅。
- 钟:指寺庙的钟声,给人一种遥远的感觉。
- 海气:海洋的气息,形容潮湿、清新的感觉。
- 江声:江水的声音,带有秋意,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 中流:河流的中间部分,象征开阔的视野。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钟声”、“江声”等意象,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孤独的哲学思考,反映了清代文人对山水的崇尚与思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雅,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登金山塔》创作于诗人游览金山塔时,诗人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色,感受到孤独与自由的结合,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登金山塔》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金山塔的描绘,表现出高远和孤独的意境。开头两句“孤塔在高巘,来登最上头”,展现了登高的壮志与追求,塔的孤立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气氛。接下来的描写“钟从天外落,云傍槛边浮”,给人一种身处高处俯瞰的感觉,钟声悠远,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后面几句“海气浑如雨,江声半是秋”,则通过海气和江声的交织,描绘了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韵律,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感悟。最后一句“一望已全收”则是诗人心灵的解脱与开阔,象征着一种对于生命的超然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清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渴望探索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塔在高巘:点出金山塔的独特位置,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
- 来登最上头:表达了诗人攀登的决心与目标,强调了登顶的意义。
- 钟从天外落:钟声宛如从天空传来,增添了神秘感。
- 云傍槛边浮:云朵环绕在栏杆旁,描绘出空灵之境。
- 海气浑如雨:海的气息湿润,仿佛像在下雨,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江声半是秋:江水的声音中夹杂着秋天的气息,传达出季节的变迁。
- 中流无障蔽:在河流的中间没有任何障碍,象征着视野的开阔。
- 一望已全收:诗人展现出心灵的满足,感受到一切景象尽在眼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海气浑如雨”比喻海上的气息,增强了诗的形象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形成美感。
- 拟人:钟声被赋予了神秘的特性,使得自然景物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渴望探索的情感,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壮丽。
意象分析:
- 孤塔:象征孤独与追求,表现了诗人的孤高。
- 钟声: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哲学。
- 云雾:象征着未知与神秘,代表着诗人的思考。
- 江水:自然的流动与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孤塔在高巘”中的“高巘”指什么?
- A. 高山
- B. 高楼
- C. 高处
-
诗中“海气浑如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湿润清新
- B. 干燥炎热
- C. 寒冷刺骨
-
“钟从天外落”中的“钟”指的是?
- A. 教堂的钟声
- B. 寺庙的钟声
- C. 闹钟的声音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岳阳楼》 by 杜甫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岳阳楼》与沈雅的《登金山塔》都表现了登高望远的主题,但杜甫更多关注历史与人生的沉重,而沈雅则更倾向于自然的清新与孤独的哲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沈雅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