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祗役往冯翊留别楚正叔》

时间: 2024-10-16 23:24:56

芳菲不得驻,会取余春不。

欲知回首处,渭曲苍茫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菲不得驻,会取余春不。
欲知回首处,渭曲苍茫间。

白话文翻译:

春花虽美,却无法久留,终究要在这春天结束时离去。想要知道何时回首往事,恐怕是在渭水曲折的苍茫之间了。

注释:

  • 芳菲:指花草的芬芳和春天的美好景象。
  • 不得驻:无法停留,暗示着时光流逝。
  • 余春:剩余的春天,指春天的尾声。
  • 回首处:回忆的地方,想起过去的时刻。
  • 渭曲:渭水的弯曲,渭水是指流经陕西的河流。
  • 苍茫:形容辽阔而茫然的景象。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渭水”是历史上著名的河流,常常作为诗歌中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芳菲”和“余春”则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美好和青春,但也暗示着美好终将过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因其在政治上的清白和在史学上的成就而广受尊重。他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作品风格简练明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司马光担任官职期间,他在北方地区任职,与朋友楚正叔分别之际,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于春天的惋惜,以及对即将离去的朋友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起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惜别之情。诗的开头通过“芳菲不得驻”的描述,传达出春花虽美却难以长驻的无奈,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易逝。接着,作者用“余春不”来强调春天即将结束,这种时间的紧迫感让人倍感惆怅。

通过“欲知回首处,渭曲苍茫间”的描写,诗人将视线投向遥远的渭水,既是一种对过往的回忆,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思索,这种曲折的水流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生命旅程的象征。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味深长,情感真挚,既有对青春的留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体现了司马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芳菲不得驻:春花虽美,但无法停留,象征着青春的短暂。
  • 会取余春不:即将到来的春天也无法再延续,暗示生命的无常。
  • 欲知回首处:表达对过去的想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 渭曲苍茫间:渭水的曲折象征着人生的旅途,苍茫则是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美好的时光,强调其短暂。
  • 对仗:诗句对称,形成和谐的节奏。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传达情感,渭水象征着人生的旅途。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出对生命、时间和友情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菲:象征春天的美好和短暂。
  • 余春:强调时间的流逝。
  • 渭曲:象征人生的旅途,既曲折又辽阔。
  • 苍茫:代表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芳菲不得驻”是什么意思? a) 春花盛开
    b) 春花无法久留
    c) 春天即将来临

  2. 诗中提到的渭水象征着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生命的美好
    c) 朋友的离别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惆怅与思考
    c) 愤怒

答案:

  1. b) 春花无法久留
  2. a) 时间的流逝
  3. b) 惆怅与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在诗中同样表达了对春天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其背景是国家动荡,情感更为沉重,展示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不同情感。

参考资料:

  • 《司马光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