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时间: 2025-01-19 21:58:23

红桃素李竞年华,周偏长安万万家。

何事青青庭下柏,东风吹尽亦无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桃素李竞年华,
周偏长安万万家。
何事青青庭下柏,
东风吹尽亦无花。

白话文翻译:

春天里,红桃和白李争相绽放,
长安城周围万家灯火通明。
为何庭院里的柏树依然青翠,
东风吹来,花瓣却已无踪影。

注释:

字词注释:

  • 红桃:指红色桃花,象征春天的美丽。
  • 素李:指白色李花,与红桃相对,代表另一种美丽的花。
  • :争相,竞争的意思。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富庶。
  • 青青:形容颜色青翠,生机勃勃。
  • :柏树,一种常绿树木,象征坚韧。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吹尽:吹散、吹落的意思。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到“长安”则可引申至汉唐时期的繁华与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主张治国理政,注重历史的借鉴。

创作背景: 《春》是司马光在春天时节所作,表现了他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开头两句“红桃素李竞年华”,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盛景,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象征着春天的活力和生命的繁荣。接下来的“周偏长安万万家”,不仅描绘了长安的繁华,也暗示了众多家庭在春天的欢庆与希望。

然而,诗的后两句则转向沉思,“何事青青庭下柏,东风吹尽亦无花”,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庭下的柏树虽然依旧青翠,却没有花开,象征着一种静谧与孤独。东风本是春的象征,但“吹尽亦无花”则暗示着春天的美好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明快的春天气息中蕴含着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春天的思考,体现了司马光的深邃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桃素李竞年华:红桃和白李花在春天绽放,象征生命的竞相繁荣。
  2. 周偏长安万万家:描绘长安城的繁华,表现出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3. 何事青青庭下柏:庭下的柏树依然青翠,暗示生命的常青与坚韧。
  4. 东风吹尽亦无花:春风虽已到来,但花瓣已然消逝,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红桃素李”与“青青庭下柏”,形成对比。
  • 拟人:将春风描绘成有情感的存在,给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叹。诗人在享受春的美丽时,心中也隐隐感到了一种孤独和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桃与素李: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繁荣。
  • 长安:象征繁华与历史的厚重。
  • 青青柏树:象征坚韧与不屈。
  • 东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桃”和“素李”分别代表什么? A. 春天的寒冷与温暖
    B. 春天的美丽花朵
    C. 冬天的雪与冰

  2. “东风吹尽亦无花”中,“无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C. 对冬天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杜甫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苦难的关怀,而司马光则专注于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司马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