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毅陪枚老雯青游青原山寺予未获偕雯青为图于帐额枚老有诗时光绪癸未九月也豫侄装标乞题感赋》
时间: 2025-01-20 00:44: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十年来万事非,
山门可复似年时?
承平扫塔犹无分,
衰暮皈禅未有期。
吊古却添今昔感,
纪游况积死生悲。
画师诗老相随尽,
墨帐平居尚此遗。
白话文翻译:
五十年来,世事变化无常,
山门是否还能像往年一样?
太平时期扫塔,然而却无缘分。
年老时归于禅宗,尚未有归期。
吊古之情却增添了今昔的感慨,
纪游之中更添死生的悲伤。
画师和诗人都已老去,
而我在这墨帐中仍然留存这些遗迹。
注释:
- 万事非:指世事变化无常。
- 山门:寺庙的门,象征着信仰与归宿。
- 承平:指太平盛世。
- 扫塔:扫除佛塔,象征对过去的追忆与清理。
- 皈禅:归向禅宗,寻求内心的宁静。
- 吊古:缅怀古人,感慨时间流逝。
- 纪游:记录游历的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宝琛(1848-1906),字仲明,号仲阳,清代诗人、书法家,善于山水和人物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诗作常以抒情见长,风格多样,常表现对历史的感怀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光绪癸未年(1899年),表达了诗人对五十年来世事变化的感慨,以及对故人和往昔的怀念。诗人在青原山寺游历时,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衰老,借此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呈现出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的生命思考。开头两句“万事非,山门可复似年时?”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五十年的岁月如白驹过隙,已然让人难以追忆往昔的美好。诗人不仅在问山门是否依旧,更在追问自己是否还能够重返那段无忧的时光。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承平扫塔犹无分”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期待与失落,仿佛历史的风景在眼前,却又无法再度拥有。即使是归于禅宗的宁静,也未必能够给人带来安慰,反而是对衰老与无期的叹息。
“吊古却添今昔感,纪游况积死生悲”两句更为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与对人生的反思。对古人的思念,似乎让当下的孤独更加明显。最后两句“画师诗老相随尽,墨帐平居尚此遗”,则是对身边老友的追忆与对过往岁月的珍视,尽管一切似乎都已成空,但墨帐中仍有那份记忆的残留。
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邃的思考与感伤,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十年来万事非:表达对五十年变迁的感叹,世事如潮,难以捉摸。
- 山门可复似年时?:询问山门是否还能如往年那般生机勃勃,传达出对过去的怀念。
- 承平扫塔犹无分:在和平时期,清扫佛塔却仍感到无缘无分,暗示对历史的无奈。
- 衰暮皈禅未有期:年老归向禅宗,却没有明确的归期,反映出对未来的迷茫。
- 吊古却添今昔感:缅怀古代,反而增添了对今昔的感慨与忧伤。
- 纪游况积死生悲:游历的经历中,感受到生死的悲凉。
- 画师诗老相随尽:曾经的画师与诗人都已老去,意味着时间的流逝。
- 墨帐平居尚此遗:在这墨帐中,仍然留存着对往昔的追忆,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美。
- 比喻:如“山门”比喻人生的归宿,充满哲理。
- 排比:通过对“今昔”、“死生”的排比,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个人经历、生命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切理解,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门:象征信仰与归宿,承载着时间的变化。
- 扫塔:象征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生命的反思。
- 墨帐:代表文化的积累与历史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五十年来万事非”,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他人的羡慕 -
“承平扫塔犹无分”中“扫塔”寓意是什么? A. 对历史的清理
B. 对生命的沉思
C. 对太平的渴望 -
诗中的“画师”与“诗老”象征着什么? A. 朋友的离去
B. 时间的流逝
C. 文化的传承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 李白《将进酒》:虽风格较为豪放,但同样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思考与珍惜。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