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二之二)》

时间: 2025-01-01 12:52:11

全吴嘉会古风流。

渭南往岁忆来游。

西子方来、越相功成去,千里沧江一叶舟。

至今无限盈盈者,尽来拾翠芳洲。

最是簇簇寒村,遥认南朝路、晚烟收。

三两人家古渡头。

意思解释

瑞鹧鸪(二之二)

作者:柳永 〔宋代〕

原文展示

全吴嘉会古风流。渭南往岁忆来游。
西子方来越相功成去,千里沧江一叶舟。
至今无限盈盈者,尽来拾翠芳洲。
最是簇簇寒村,遥认南朝路晚烟收。
三两人家古渡头。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描绘了古风流韵的吴地,作者回忆过去在渭南的游玩。西子(西湖)正好在此时与我相见,千里沧江上只是一叶小舟。至今仍有许多游人来此捡拾翠绿的芳草,尤其是在那寒村中,远远地能看到南朝时的道路上晚烟渐渐消散。只见那三两户人家在古老的渡口边。

注释

  • 全吴:指整个吴地,古代吴国所在之地,今江苏一带。
  • 嘉会:美好的聚会或节日。
  • 渭南:地名,指渭水以南的地区,古代著名的游览胜地。
  • 西子:指西湖,因西湖美景而著称。
  • 沧江:指长江,水面宽广。
  • 盈盈:形容水波荡漾,风景优美。
  • 拾翠芳洲:指在草地上拾取美丽的草花。
  • 寒村:指偏远的小村落。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南朝时期(420-589年)的文化与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湘湖居士,宋代著名词人,以擅长填词著称。他的词风婉约,情感细腻,常描写离愁别绪和市井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盛世,但诗人却怀念过去的游历与人文景观,体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瑞鹧鸪(二之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情,展现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与怀念。诗中提到的吴地、渭南、西子等地名,勾勒出一幅清丽动人的水乡图景。诗人以“千里沧江一叶舟”来比喻自己在浩瀚江水中的渺小,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至今无限盈盈者”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景致的永恒追求和对游人纷至沓来的赞美。最后,诗人在寒村的描写中,透出一丝淡淡的乡愁与宁静,仿佛可以听见那悠扬的晚烟与村落的宁静,显示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珍视与对美好回忆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全吴嘉会古风流:描绘了吴地庆典的盛况,暗示古代风雅的传统。
  2. 渭南往岁忆来游:回忆过去在渭南游玩的快乐时光。
  3. 西子方来越相功成去:西子(西湖)在此时出现,似乎是在庆祝某种成功。
  4. 千里沧江一叶舟: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辽阔的江面上孤舟漂泊的情景。
  5. 至今无限盈盈者:现在仍有很多游人来到这里,表达了风景的吸引力。
  6. 尽来拾翠芳洲:描绘了游人在芳草地上寻找美丽的景致。
  7. 最是簇簇寒村:特别提到寒村,给人一种清新与宁静的感觉。
  8. 遥认南朝路晚烟收:远远地能看到南朝时的路,晚烟渐渐消散,增添了诗的意境。
  9. 三两人家古渡头:最后一句以简单的几户人家收尾,展现生活的真实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江上的一叶孤舟,表现出渺小与孤独。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至今无限盈盈者,尽来拾翠芳洲”。
  • 意象:寒村、江水、晚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对往昔时光的追忆,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地:象征着风雅与文化。
  • 沧江:象征着辽阔与生命的旅程。
  • 寒村:象征着宁静与朴素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西安
    • B. 西湖
    • C. 西昌
    • D. 西宁
  2. “千里沧江一叶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孤独
    • C. 快乐
    •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寒村”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 A. 热闹
    • B. 现代
    • C. 宁静
    • D. 繁华

答案

  1. B. 西湖
  2. B. 孤独
  3. C.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柳永《雨霖铃》:同样以情感与景致结合,但更多描写离别时的愁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瑞鹧鸪》一样,怀古之情浓厚,但更偏向历史感的沉思。

参考资料

  • 《柳永词选》
  • 《宋代文学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