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时间: 2025-01-17 09:40:36

星闱上笏金章贵,重委外台疏近侍。

百常天阁旧通班,九岁国储新上计。

太仓日富中邦最,宣室夜思前席对。

归心怡悦酒肠宽,不泛千锺应不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作者:柳永

星闱上笏金章贵,重委外台疏近侍。
百常天阁旧通班,九岁国储新上计。
太仓日富中邦最,宣室夜思前席对。
归心怡悦酒肠宽,不泛千锺应不醉。


白话文翻译:

在星辰的宫殿里,手握金牌的官员十分尊贵,
我将重任委托给外朝,疏远了近侍的权臣。
百常天阁是旧日常任的班次,
九岁的国储正在新上位。
太仓是富裕的地方,是我国家最富饶的区域,
宣室的夜晚,我思念那张曾坐过的席位。
归心似箭,酒喝得酣畅舒畅,
即使千钟美酒也未必能让我醉倒。


注释:

字词注释

  • 星闱:指宫殿,星辰之处,象征高贵。
  • 上笏:手持官印,表示官位的尊贵。
  • 重委:重任委托,指将重要的职务交给他人。
  • 外台:外朝,古代官制中指外朝的官员。
  • 百常天阁:指天子常用的官员,多为旧日官职。
  • 国储:国家的储备,通常指王位继承人。
  • 太仓:国家的粮仓,象征富饶之地。
  • 宣室:指古代的一个寝宫,表示思念的情感。
  • 归心:归家的心情。

典故解析

  • “九岁国储”提及的是对小皇帝的尊重,显示了当时对未来的期望。
  • “太仓日富”意指国家的富饶,反映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北宋词人,以其婉约派的词风而著称。生于北方,后移居南方,他的词大多以情感细腻、通俗易懂而受到欢迎。他的作品常常描绘生活的细节,充满了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玉楼春》写于柳永的中年时期,此时他已在官场和文坛上有了一定的成就。诗歌反映了他对权力、财富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玉楼春》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的词作。开篇以“星闱上笏金章贵”引入,展示了权力的尊贵与地位的显赫。通过对“外台”的描写,作者表现出对权力游戏的敏锐观察,反映了官场的复杂与权谋。接着,词中提到的“百常天阁”和“九岁国储”则暗示了国家在经历权力更迭时的脆弱和不安。

整首词中,柳永通过“太仓日富”的描写,展现了国家的富饶与繁荣,但同时又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宣室夜思”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归家的渴望。最后以“归心怡悦酒肠宽”结尾,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尽管国家和个人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仍然要享受当下的生活。

这首词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超的技巧,更在情感上引人共鸣,充分展现了柳永作为一位词人的深厚功力与独特的个人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星闱上笏金章贵”:在宫殿里,手握金印的官员极其尊贵。
  2. “重委外台疏近侍”:我将重要的事务交给外朝,远离了那些权臣。
  3. “百常天阁旧通班”:旧日的官员班次在天阁中流传。
  4. “九岁国储新上计”:年幼的王储刚刚开始掌握权力。
  5. “太仓日富中邦最”:太仓是国家最富有的地方。
  6. “宣室夜思前席对”:在夜晚思念曾坐过的席位。
  7. “归心怡悦酒肠宽”:归家的心情愉快,喝酒后心情舒畅。
  8. “不泛千锺应不醉”:即使喝下千钟美酒也不会醉。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星闱/金章”、“归心/酒肠”,形成工整的句式。
  • 比喻:将权力与金印相联系,突显其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权力的洞察、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闱:象征权力与尊贵。
  • 金章:代表官职与地位。
  • 太仓:象征国家的富饶。
  • 宣室:代表思念与怀旧。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政治理念,也反映了个人的情感经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柳永的《玉楼春》主要描绘了什么主题? a) 爱情
    b) 权力与命运
    c) 自然风光
    d) 乡愁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九岁国储”指的是__

  3. 判断题:诗中“归心怡悦酒肠宽”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对/错)

答案

  1. b) 权力与命运
  2. 年幼的王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词相比,柳永的《玉楼春》更强调权力与社会地位的关系,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生活细节的刻画。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宋代词人的深刻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 书目推荐:《宋词三百首》、《柳永词集》
  • 文章推荐:《柳永与宋代词风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