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
时间: 2025-01-01 15:39: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
作者: 柳永 〔宋代〕
鸣珂碎撼都门晓,
旌幢拥下天人。
马摇金辔破香尘。
壶浆盈路,
欢动一城春。
扬州曾是追游地,
酒台花径仍存。
凤箫依旧月中闻。
荆王魂梦,
应认岭头云。
白话文翻译:
清晨,晨曦微露,马蹄声和铃声在都门响起,仿佛在撼动整个城市。迎接天人的旌旗阵容壮观,马儿摇动着金色的缰辔,香尘四起。路上壶浆满溢,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城市的春天。
扬州曾经是我们游玩的地方,酒台和花径依然存在。凤箫的乐声依旧在月光下响起。荆王的灵魂在梦中,应该认得那岭头的云彩。
注释:
字词注释:
- 鸣珂:马上的铃铛声。
- 都门:指京城或大城市的城门。
- 旌幢:旗帜和帐篷,指迎接天人的阵容。
- 金辔:金色的马缰,象征富贵华丽。
- 壶浆:酒水,指盛酒的器皿。
- 扬州:古代著名的繁华城市,常出现在诗歌中。
- 凤箫:一种乐器,代表着优雅的音乐。
- 荆王:指荆轲,历史上著名的刺客。
典故解析:
- 荆王魂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王指的是荆轲,他在历史传说中被视为忠勇的象征,诗中提及他暗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英勇精神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永(987-1053),字耆卿,号湘伦,北宋著名词人,以其婉约风格著称。他的词作多描写离愁别绪、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描写了作者在都城的清晨,藉由欢庆场景表达对往日游乐时光的怀念,融合了个人情感和历史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示了一个清晨的热闹与欢快,第一句“鸣珂碎撼都门晓”开篇即以声音引入,描绘出一种清晨的气息和活力。那清脆的铃声仿佛让整个城市都为之一振,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
接着,诗中描写了迎接天人的盛大场面,旌旗和马车的交相辉映,表现出一种尊贵与盛大的气象。然而,在热闹的场景中,诗人却不禁回忆起过去那些在扬州的快乐时光,酒台和花径的存在仿佛是对往日的怀念。这里的“酒台花径”不仅仅是游玩的场所,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
最后,诗人通过“凤箫依旧月中闻”将音乐和月光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氛围,而“荆王魂梦”则把个人情感与历史相结合,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过往时光的思索。这首词在欢快与哀愁之间游走,既有热闹的场景描写,又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充分展现了柳永词作中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鸣珂碎撼都门晓:清晨的铃声,打破了城市的宁静。
- 旌幢拥下天人:迎接天人的阵列旗帜壮观。
- 马摇金辔破香尘:马儿摇动金色缰绳,香气四溢。
- 壶浆盈路,欢动一城春:酒水满溢,欢声笑语遍布整个城市。
- 扬州曾是追游地:扬州曾是游玩的地方。
- 酒台花径仍存:酒台和花径仍然存在。
- 凤箫依旧月中闻:凤箫的乐声依旧在月光下响起。
- 荆王魂梦,应认岭头云:荆王的灵魂在梦中,应该认得那岭头的云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马摇金辔”和“壶浆盈路”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荆王魂梦”与云彩相联系,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欢庆场景,表达了对往日快乐时光的怀念与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展现了柳永词作中情感丰富、画面生动的特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鸣珂:象征清晨的声音与活动。
- 金辔:象征奢华与尊贵。
- 壶浆:象征欢庆与饮酒的愉悦。
- 扬州:象征繁华与过往的美好回忆。
- 凤箫:象征优雅与艺术的传承。
- 荆王:象征忠勇与历史的厚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鸣珂”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马上的铃铛声
- C. 酒水的名称
-
诗中提到的“扬州”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的城市
- B. 战争的地方
- C. 自然的景色
-
“凤箫依旧月中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战争的恐惧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柳永的《临江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但柳永更多地展现了热闹的场景,而李清照则多了几分哀愁和感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柳永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