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洪丞相挽辞二首
作者: 杨万里
乾道扶初旭,中台焕五云。
才登右丞相,巳拜大观文。
胡不迟暮月,看渠集茂勋。
一朝惊玉折,千载叹芝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朝阳初升的景象,寓意着新的希望与美好的前途。诗人感叹洪丞相的英才早已被封为右丞相,并受到了大观文的礼遇。诗中也表达了对洪丞相成就的赞美,同时惋惜他在事业巅峰时却已离世,令人感到无比惋惜。
注释:
- 乾道: 指的是宋徽宗时期的年号。
- 中台: 指的是中书省,古代最高的行政机构。
- 右丞相: 最高官职之一,负责国家大事。
- 大观文: 指的是大观年间的文采。
- 迟暮月: 比喻年老时的月亮,象征着晚年。
- 茂勋: 指的是丰厚的功勋。
- 玉折: 比喻英才的早逝。
- 芝焚: 指的是珍贵的灵芝被焚毁,象征着珍贵事物的流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风以细腻、真挚著称,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洪丞相挽辞二首》是杨万里为纪念洪丞相而作,洪丞相在朝中有着显赫的地位与影响力。诗作中感慨洪丞相的英才早逝,引发了对生命短暂与成就无常的深思。
诗歌鉴赏:
《洪丞相挽辞二首》通过清新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达了对洪丞相的深切怀念与感叹。首联“乾道扶初旭,中台焕五云”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清晨,象征着洪丞相的崛起与朝气蓬勃,展现出他在朝廷中的光辉形象。接着,诗人提到“才登右丞相,巳拜大观文”,显示了洪丞相的卓越才华与荣耀地位。
然而,接下来的“胡不迟暮月,看渠集茂勋”,则表现出对洪丞相早逝的惋惜,感叹他未能享受晚年的安逸与荣光。最后两句“一朝惊玉折,千载叹芝焚”,更是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出对洪丞相去世的痛惜,暗示着一个优秀人才的陨落对社会的巨大损失。
全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生与死、荣与辱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杨万里的细腻笔触与深邃的思想,使这首挽辞不仅仅是对个人的悼念,更是对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 “乾道扶初旭”描绘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早晨,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第二句: “中台焕五云”形象地表现了洪丞相在朝廷中的辉煌地位。
- 第三句: “才登右丞相,巳拜大观文”直接交代了洪丞相的职务和荣誉,表现出他卓越的才能。
- 第四句: “胡不迟暮月”引出对洪丞相早逝的惋惜,感叹其未能享受晚年。
- 第五句: “一朝惊玉折”用“惊玉”比喻洪丞相的英才骤然去世。
- 第六句: “千载叹芝焚”则表达出对历史长河中优秀人才陨落的痛惜。
修辞手法:
- 比喻: “惊玉折”用玉比喻才华横溢的人,形象而生动。
- 对仗: 诗中各联之间用词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 早晨、月亮等意象象征着生命的不同阶段,承载着深厚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洪丞相的悼念,表达了对其早逝的惋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荣华与逝去,诗人唤起读者对人生命运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初旭: 代表新生与希望。
- 中台: 象征权力与地位。
- 茂勋: 体现成就与功绩。
- 迟暮月: 代表年老与回忆。
- 玉折: 代表英才的损失。
- 芝焚: 象征珍贵事物的流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洪丞相的职务是什么?
- A. 左丞相
- B. 右丞相
- C. 内阁首辅
- D. 大司马
-
诗中提到的“迟暮月”象征什么?
- A. 新生
- B. 年老
- C. 荣华
- D. 失落
-
“一朝惊玉折”中“玉”比喻什么?
- A. 财富
- B. 才华
- C. 美德
- D. 地位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洪丞相挽辞》同样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但杜甫的作品更强调历史的沉重与国家的沧桑。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杨万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