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暮春》
时间: 2025-01-04 08:05: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暮春
作者: 费墨娟 〔清代〕
一片伤心对落红,可怜春尽雨声中。
帘前飘忽常憎燕,檐下盘旋最恼蜂。
休怨雨,莫愁风,繁华大抵易成空。
无端触目消魂处,飞絮飞花满院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与伤感。诗中提到满地的落花,令人心痛,春天在雨声中结束。窗前常常看到燕子飞舞,令人厌烦;屋檐下嗡嗡作响的蜜蜂更让人恼怒。不要怨恨雨水,也不要为风感到忧愁,因为繁华的事物本来就是容易消逝的。无意中看到的场景让人心神不宁,满院的飞絮和落花在东风中随意飘荡。
注释
字词注释
- 伤心:心中感到悲伤。
- 落红:指春天花瓣掉落,象征春天的结束。
- 可怜:怜惜、可悲。
- 飘忽:轻轻飘动,不稳定的样子。
- 恼蜂:让人烦恼的蜜蜂。
- 休怨:不要抱怨。
- 繁华:繁盛的景象。
- 无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
- 消魂处:使人魂不守舍的地方。
- 飞絮飞花:形容春天的花瓣和柳絮纷飞的景象。
典故解析
“飞絮飞花”常用于描绘春天的景象,代表着春天的美丽和短暂。燕子和蜜蜂是春天常见的生物,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但在诗中却因春日将逝而引发诗人的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费墨娟,清代女诗人,生活在文人文化氛围浓厚的时代。她的诗作品多以女性的视角出发,细腻而深刻,常常展现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春天即将结束,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个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 暮春》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表达,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惋惜。诗人在开头便以“伤心对落红”引入主题,落红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具象化,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无奈。随着诗句的深入,窗前的燕子和檐下的蜜蜂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充满了对繁华易逝的感慨。
“休怨雨,莫愁风”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豁达态度,尽管自然界的变化令人不安,但生活中的繁华本就难以常驻。最后两句“无端触目消魂处,飞絮飞花满院东”,则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情感推向高潮,飞花与飞絮的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末景象,令人感叹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片伤心对落红”:诗人以落花喻心,展现对春天逝去的伤感。
- “可怜春尽雨声中”:春天的结束伴随着雨声,使得这一切更显得凄楚。
- “帘前飘忽常憎燕”:窗前的燕子在此时成了烦恼的源头。
- “檐下盘旋最恼蜂”:蜜蜂在檐下嗡嗡作响,令人更加烦闷。
- “休怨雨,莫愁风”:劝自己不要对自然的变化感到怨恨。
- “繁华大抵易成空”:繁花似锦的美好终究会消逝。
- “无端触目消魂处”:无意间看到的场景令人心神不宁。
- “飞絮飞花满院东”:春天的飞絮和落花满院,构成了离别的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花比作心中的伤感。
- 拟人:燕子和蜜蜂被赋予了让人厌烦的情感。
- 对仗:如“休怨雨,莫愁风”使句子更加对称和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逝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对自然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红:象征春天的结束,生命的短暂。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蜜蜂:象征繁忙与生活的琐碎。
- 飞絮飞花:春天的美丽景象,代表着生活的美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与燕子相关的情感是什么?
A. 喜爱
B. 厌烦
C. 惊讶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春天的逝去
C. 夏天的来临 -
“飞絮飞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繁华
B. 春天的消逝
C. 生命的活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红楼梦》中的诗词部分
诗词对比
- 费墨娟的《鹧鸪天 暮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两者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费墨娟更侧重于春天的消逝,而李清照则是在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中流露对往昔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