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暮雪得凡翁书》
时间: 2025-01-19 21:56: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暮雪得凡翁书
作者: 王蛰堪
向晚浓阴黯小斋。
窗冰檀缕叠楼台。
一灯残梦凭谁唤,
百岁愁怀为底开。
休怅惘,莫安排。
定教风雪故人来。
云中幸有飞鸿至,
暂许天涯共此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傍晚时分,阴云笼罩的小书斋。窗外冰冷,檀香缕缕缠绕着楼台。一盏灯光微弱,梦境无依,谁来唤醒?百年来的愁苦情怀,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展开?不要再怅惘,不要再安排。定要让风雪中的老朋友来访。云中幸好有鸿雁飞来,暂时让我们在天涯共饮一杯。
注释:
- 向晚:傍晚时分。
- 浓阴:浓厚的阴云。
- 黯小斋:昏暗的小书斋。
- 窗冰檀缕:窗外冰冷,檀香的气息缭绕。
- 残梦:未醒的梦境。
- 愁怀:忧愁的心怀。
- 休怅惘:不要再感到惆怅。
- 莫安排:不要再做安排。
- 故人:老朋友。
- 飞鸿:鸿雁,象征远方的朋友。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飞鸿”这一意象,表现了对友人思念之情,且“飞鸿”常被用来象征远方的信使,传达着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蛰堪,现代诗人,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见长,擅长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冬季,作者在小斋中独自静坐,外面飞雪纷飞,内心却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诗中表现了时光流逝中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鹧鸪天》以冬日的傍晚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略显阴郁的氛围。诗人通过“浓阴”、“窗冰”等意象,展现了外界的寒冷和沉闷,反衬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尤其是“一灯残梦凭谁唤”,更是将孤独感推向极致,似乎在问:在这万籁俱寂中,谁能唤醒那已逝的美好梦境?
而“百岁愁怀为底开”一句,则道出了人生的沉重与无奈,百年光阴流逝,愁苦依旧。接下来的“休怅惘,莫安排”,则是一种自我激励,劝诫自己不要在回忆中沉沦,要勇敢面对未来。
诗的结尾,透出一丝希望。“云中幸有飞鸿至”,鸿雁象征着远方的友人,虽然身处天涯,但两人的心仍可相聚,举杯共饮。这样的结尾,不仅缓解了前面所营造的沉重氛围,还带来了一丝温暖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期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向晚浓阴黯小斋:傍晚的浓厚阴云笼罩着小书斋,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气氛。
- 窗冰檀缕叠楼台:窗外的冰冷和檀香气息重重叠叠,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 一灯残梦凭谁唤:仅有一盏微弱的灯光,梦境无依,暗示着孤独与迷茫。
- 百岁愁怀为底开:人生百年,愁苦情怀为何开启,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 休怅惘,莫安排:劝诫自己不要沉迷于过往,要保持积极。
- 定教风雪故人来:希望风雪中的朋友能够到来,展现友情的温暖。
- 云中幸有飞鸿至:飞来的鸿雁象征着远方的朋友,传递着思念。
- 暂许天涯共此杯:尽管相隔千里,仍然可以共饮一杯,象征着心灵的契合。
-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飞鸿”比喻远方的友人。
- 拟人:灯光和梦境被赋予情感。
- 对仗:如“休怅惘,莫安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孤独的反思,尽管生活中充满了愁苦,但对友人的思念和相聚的期待依然是支撑诗人内心的力量。
意象分析:
- 小斋:象征内心的空间,代表了诗人独处时的思考。
- 冰:象征冷漠与孤独。
- 灯:象征希望与温暖,即使微弱,仍然存在。
- 飞鸿:象征远方的友人,传递思念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飞鸿”象征什么?
A. 冷酷
B. 友人
C. 过去
D. 梦境 -
“休怅惘,莫安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奈
B. 愤怒
C. 积极
D. 失落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孤独
B. 友情
C. 时光
D. 自然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王蛰堪的《鹧鸪天》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了对孤独的思考和对友情的渴望。王蛰堪通过冬季的景象传达了沉重的情感,而李白则是在月光下借酒抒怀,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两者虽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向往。
参考资料:
- 《现代诗歌鉴赏》
- 《王蛰堪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