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已七月望湖上书事》
时间: 2025-01-14 03:56: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丁已七月望湖上书事
作者:姜夔 〔宋代〕
白天碎碎如析绵,
黑天昧昧如陈玄。
白黑破处青天出,
海月飞来光尚湿。
是夜太史秦月蚀,
三家各自矜算术。
或云七分或食既,
或云食书不在夕。
上令御史登吴山,
下视海门监月出。
年来历失无人修,
三家之说谁为优。
乍如破镜光炯炯,
渐若小儿初食饼。
时方下令严禁铜,
破镜何为来海东。
天边有饼不可食,
闻产饥民满淮北。
是镜是饼且勿论,
须臾还我黄金盆。
金盆当空四山静,
平波倒浸云天影。
下连八表共此光,
上接银河通一冷。
御史归家太史眠,
人间不闻钟鼓传。
白石道人呼钓船,
一瓢欲酌湖中天。
荷叶摆头君睡去,
西风急送敲窗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望湖的景象,白天的云朵像碎绵一样,夜晚则一片昏暗。白天与黑夜交替,清澈的天空出现,海上的月光飞来,仍然带着湿润的气息。今夜,太史公(古代天文学家)在观察月食,三家人各自计算和推测,或说是七分,或说已经食尽,或者说书中并未提及。上面的人命令御史登上吴山,俯视海门来观察月亮的升起。多年未有人来修缮,三家的说法究竟谁更为准确。月亮乍现如破镜般光亮,渐渐像小孩初次吃饼。此时正值严禁铜器的时期,破镜为何会出现在海东?天边有饼却不可食用,听闻淮北饥民满街流亡。到底是镜子还是饼子,暂且不论,希望能尽快还我那黄金的盆。金盆悬空,四周静谧,湖水平静如镜,倒映着天上的影子。月光下,八方共此光辉,上接银河,透出一丝寒意。御史回家,太史入眠,世间已不闻钟鼓声。白石道人呼唤钓船,我只想在湖中酌酒,荷叶轻轻摇晃,君子已沉沉入睡,西风急切地送来敲窗的声音。
注释
- 太史:古代官名,负责天文历法的官员。
- 海门:地名,指某个海岸或出海口。
- 吴山:指的是吴地的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山名。
- 三家:指的是三位天文学家或算术家。
- 黄金盆:象征财富和美好的愿望。
- 白石道人:可能是指一位隐士或道士,象征自然和逍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画家与音乐家。他的词风清新婉约,融合了汉魏风骨与唐诗韵味,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丁已年七月,正值盛夏、月色皎洁之时。诗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天文现象的关注,以及在自然景象中引发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丁已七月望湖上书事》是一首融合了天文、自然、哲理于一体的诗篇。诗人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文学术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白天碎碎如析绵,黑天昧昧如陈玄”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白天与黑夜的对比,表现了时光流逝的感觉。接着,诗人转向了天文现象的观察,具体提到月食的情况,体现出对科学知识的敬畏与思考,而对于三家的不同看法则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历史记载的不确定性。
“乍如破镜光炯炯,渐若小儿初食饼”,在这里,诗人用“破镜”和“小儿食饼”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月亮变化的状态,通过生动的意象让人感受到那种初见光辉的震撼。后半部分借助对金盆的渴望,暗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又反映了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的现实。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有着清新的自然描写,还有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天碎碎如析绵:形容白天的云朵细碎如同剖析的棉花,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 黑天昧昧如陈玄:夜晚暗淡无光,像是沉沉的黑暗,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白黑破处青天出:白天与黑夜交替之处,清澈的天空透出光芒。
- 海月飞来光尚湿:月光如在海面上飞舞,带着湿润的气息,增添了夜晚的清凉感。
- 是夜太史秦月蚀:今夜,古代天文学家正在观察月食现象。
- 三家各自矜算术:三位学者各自推算、计算,对月食现象提出不同的看法。
- 或云七分或食既:有人说月亮只遮掩了七分,也有人说已经完全吃掉。
- 或云食书不在夕:还有人说这些计算在书中并没有提到。
- 上令御史登吴山:朝廷命令御史登上吴山去观察月亮。
- 下视海门监月出:目的是从山上俯瞰海门,监视月亮的升起。
- 年来历失无人修:多年过去,没人来修缮这些天文学的记录。
- 三家之说谁为优:三家的说法中,究竟谁的更准确呢?
- 乍如破镜光炯炯:月亮乍现时,光辉闪耀如破镜。
- 渐若小儿初食饼:光亮渐渐变得柔和,像小孩初次吃饼。
- 时方下令严禁铜:此时正值严禁铸造铜器的时期。
- 破镜何为来海东:破镜为什么会出现在海东呢?
- 天边有饼不可食:天空边缘似乎有饼,但却不可食用。
- 闻产饥民满淮北:听说淮北的饥民满街流亡,反映了社会困境。
- 是镜是饼且勿论:究竟是镜子还是饼子,暂时不去讨论。
- 须臾还我黄金盆:希望尽快能还我那黄金的盆子。
- 金盆当空四山静:金盆悬在空中,四周一片宁静。
- 平波倒浸云天影:湖水平静如镜,倒映着天上的影子。
- 下连八表共此光:月光照耀,八方都共享这一光辉。
- 上接银河通一冷:月光上接银河,透出一丝寒意。
- 御史归家太史眠:御史归家,太史也已入眠。
- 人间不闻钟鼓传:人间已听不到钟鼓声的传递。
- 白石道人呼钓船:白石道人呼唤钓船,体现了悠然自得的生活。
- 一瓢欲酌湖中天:我只想在湖中酌酒,享受这美好的夜晚。
- 荷叶摆头君睡去:荷叶微微摇摆,君子已沉沉入睡。
- 西风急送敲窗句:西风急促地送来敲窗的声音,增添了一丝静谧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天碎碎如析绵”,通过比喻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白黑破处青天出”,上下联对仗工整。
- 拟人:如“荷叶摆头君睡去”,赋予荷叶以人的行为。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月亮、湖水、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天文现象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天:象征清明、理智。
- 黑夜:象征神秘、未知。
- 月亮:象征变化、轮回、思乡之情。
- 湖水:象征宁静、反思。
- 黄金盆:象征财富、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太史”是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古代天文学家
- C. 一种植物
- D. 地名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白石道人”可能象征什么?
- A. 政府官员
- B. 诗人自我
- C. 隐士或道士
- D. 一位商人
答案:C
-
诗中“金盆当空四山静”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热闹的市场
- B. 宁静的自然景象
- C. 繁华的城市
- D. 战争的场面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现了思乡情怀。
- 《夜泊牛津》:杜甫的作品,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感慨。
诗词对比
- 姜夔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擅长自然描写,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个性,而姜夔则注重细腻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古代诗词研究书籍与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