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寓居杂咏 其十二》

时间: 2025-01-17 09:31:58

钓窗不忍见南山,下有三雏骨未寒。

惆怅古今同此味,二陵风雨晋师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湖上寓居杂咏 其十二
钓窗不忍见南山,下有三雏骨未寒。
惆怅古今同此味,二陵风雨晋师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我钓鱼的窗前,我不忍心看到南山的景色,因为那山下有三只小鸟的骨头还没有寒冷。让我感到惆怅的是,古往今来,经历的情感都是如此相似。二陵地区的风雨中,晋国的士兵们又回来了。

注释:

  • 钓窗:钓鱼的窗,指作者在湖边居住时用来钓鱼的地方。
  • 南山:南方的山,象征着美好的自然景色。
  • 三雏骨未寒:指的是三只小鸟的尸骨尚在,暗示着死亡和失去。
  • 惆怅:感到忧伤、失落。
  • 古今同此味:古代和现代的情感体验是相似的。
  • 二陵:指的是晋国的陵墓,象征历史的沉重和士兵的归来。
  • 风雨:象征着动荡不安的时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约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和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身处湖上寓居,感受到自然与历史交融的情感,借自然景物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南山的描绘以及对三只小鸟尸骨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生死、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钓窗不忍见南山”,表达了诗人在美景面前却感到无法欣赏的复杂心情,似乎在暗示外在的美好掩盖不了内心的忧伤。而“三雏骨未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伤,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接下来的“惆怅古今同此味”,则是超越时间的感慨,让人感受到历史的轮回与情感的共鸣。

最后,提到“二陵风雨晋师还”,则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事件结合,暗示着战乱与归属的无奈。诗人在湖上寓居的状态,既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社会动荡的无力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思索与感叹,展现了姜夔作为诗人的智慧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钓窗不忍见南山:在钓鱼的窗子旁,我不忍心看到美丽的南山。表现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无奈与忧伤。
  2. 下有三雏骨未寒:山下有三只小鸟的骨头尚未变冷,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死亡的悲痛。
  3. 惆怅古今同此味:感到惆怅的是,古代与现代的情感体验是一样的,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4. 二陵风雨晋师还:二陵地区的风雨中,晋国的士兵们又回来了,象征着历史的重演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钓窗”比喻诗人的内心状态。
  • 对仗:上下句之间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南山、小鸟骨头等意象象征着美好与生命的脆弱。

主题思想:

这首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与历史轮回的感慨,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情感深邃而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钓窗:象征着宁静的生活与内心的追求。
  • 南山:象征自然之美,常与理想和向往相联系。
  • 三雏: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悲哀。
  • 风雨:象征动荡与不安的时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山”象征什么? A. 美好自然 B. 战争 C. 生死
  2. “惆怅古今同此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3. “二陵风雨”中的“二陵”指的是哪个国家的陵墓? A. 唐国 B. 晋国 C. 宋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抒发思乡之情。
  • 《登高》(王勃): 通过登高望远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李白)与本诗都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姜夔的则显得忧伤细腻。两者都通过自然表达情感,但情感基调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帮助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与主题。
  • 《古诗词鉴赏》:介绍古诗词的鉴赏技巧和方法,适合初学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