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左真州还长沙》

时间: 2025-01-17 09:52:51

吴儿牵挽醉蓴鲈,今日西归略自如。

别路冷云散驿马,望乡乔木记吾庐。

湘中花月偏怜酒,淮左儿童待拥车。

凡我旧游君更历,橘洲相见讶无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左真州还长沙
吴儿牵挽醉蓴鲈,今日西归略自如。
别路冷云散驿马,望乡乔木记吾庐。
湘中花月偏怜酒,淮左儿童待拥车。
凡我旧游君更历,橘洲相见讶无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送别友人左真州返回长沙的场景。诗中提到吴地的孩子牵着醉酒的鲈鱼,今天他将西归,似乎心情轻松自在。告别的路上,寒冷的云朵散去,驿马不再焦急,我遥望故乡的高大树木,想起了自己的家。湘中花月似乎特别怜惜酒意,淮左的孩子在等待着车马。我曾经游历的地方,如今你又要走过,橘洲相见时却没有收到你的信。

注释

  • 吴儿:吴地的孩子,这里指的是江南地区的人。
  • 醉蓴鲈:醉酒后捕获的鲈鱼,象征着欢快的饮酒场景。
  • 别路冷云:离别的路上,寒冷的云彩象征着别离的情绪。
  • 乔木:高大的树木,象征着故乡的景象。
  • 湘中:指湘江流域,代表着作者的故乡。
  • 淮左儿童:指淮河以左的孩子,暗示着生活在那个区域的人们。
  • 橘洲:指长沙的橘洲,是一个著名的游玩景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雨,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常用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表达。姜夔在诗词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在词作方面,曾被称为“词中之龙”。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姜夔送别好友左真州归长沙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中的情感饱满,生动地描绘出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展现了浓厚的友情与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用“吴儿牵挽醉蓴鲈”描绘了一幅轻松愉快的画面,表现出对友人归途的祝福。接着,随着“别路冷云散驿马”,情感开始转向离别的伤感,作者通过自然景象来映衬内心的情绪。这种对比深化了诗的情感层次,冷云与驿马的印象让离别显得更加凄凉。

在情感的表达上,姜夔充分运用了意象的对比。湘中花月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依依惜别的氛围,而“淮左儿童待拥车”则表现了生活的简单与纯真,进一步增强了对故乡的思念。“凡我旧游君更历”则透露出一种怀旧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珍视。诗的最后一句“橘洲相见讶无书”则是对友谊的期盼与失落,令人感到一丝惆怅。这首诗在情感的细腻描绘上,展现了姜夔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厚的情感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儿牵挽醉蓴鲈:描写了江南的孩子们牵着醉酒的鲈鱼,表现出一种欢乐的气氛。
  2. 今日西归略自如:友人今日将西归,心情似乎轻松自在。
  3. 别路冷云散驿马:离别的路上,寒冷的云朵散去,驿马也不再焦急。
  4. 望乡乔木记吾庐:远望故乡的高大树木,想起自己的家。
  5. 湘中花月偏怜酒:湘中美景似乎特别怜惜那些饮酒的人。
  6. 淮左儿童待拥车:淮左的孩子们在等待车马,表现出一种生活的平淡。
  7. 凡我旧游君更历:你曾经游历的地方,如今又要走过。
  8. 橘洲相见讶无书:在橘洲相见时却没有收到你的信,表现出对友人音信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离别的情感,例如“冷云”象征离别的愁绪。
  • 拟人:将“花月”赋予情感,表现出对酒意的怜惜。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情与思乡之情展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表现了姜夔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儿:象征着江南的纯真与快乐。
  • 醉蓴鲈:象征着欢乐的饮酒场景。
  • 冷云:象征着离别的愁苦。
  • 乔木:象征着故乡的记忆与牵挂。
  • 花月: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儿”指的是哪个地区的人?

    • A. 北方人
    • B. 江南人
    • C. 西部人
    • D. 东部人
  2. “湘中花月偏怜酒”中“花月”意指?

    • A. 自然景色
    • B. 人的情感
    • C. 离别的愁绪
    • D. 酒的香气
  3. 诗中的“橘洲”是指哪里?

    • A. 长沙
    • B. 武汉
    • C. 南京
    • D. 杭州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送别》(王之涣):同样以送别为主题,感人至深。

诗词对比

  • 《送左真州还长沙》《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但前者侧重于友情的离别,后者则是对家乡的思念情绪。不同的情感背景使得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解读》
  • 《姜夔诗词研究》